放寬農地變更 配套好才有利
【大紀元5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品竹、林耀文、王亮勻/綜合報導〕針對高鐵站區、科學園區及都會區周邊土地,將放寬農地變更條件,建商們多半認為對提升居住品質有所助益,但也認為政策必須要有相關配套的資源落實,才能真正加速區域的發展;否則可能會衝擊房市,且會閒置不少土地。
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王光祥認為,台灣的住宅品質一直都不夠好,若能釋出更多的住宅建地,對國人生活空間的提升會有所助益。
他指出,目前全國約720萬住戶,平均室內面積僅有33坪,以目前平均國民所得水準來看,標準的室內面積應該要達到45坪,顯示在居住面積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過去住宅區面積不夠用的問題長久存在,因此政策若真正落實,對國人居住品質的提升將有正面幫助。
麗寶建設總經理吳寶順、遠雄建設協理蔡宗易都認為,政府政策必須要有一貫性的落實,地區才能有所發展。
鄉林建設總經理魏嘉銘就認為,若科學園區周邊農地可變更為建地,將可以有效抑制建地的飆漲,因為過去科學園區附近建地較少,但住宅需求高,土地價格也高,一旦有大量建地釋放,就能平均地價,對區域發展具有良性的作用。
台中市建投公會理事黃顯洲指出,以烏日高鐵站而言,外圍已辦理且完成了部份農地的區段徵收,但目前因高鐵站特區預計要開發國際會議廳、展覽中心、國際飯店、精品街等,都尚未開發,區段徵收建地雖然已釋出,但並沒有建商介入開發,反而都在已具有生活機能區塊開發。另外緊鄰高鐵鎮南特區,也要做區段徵收,因此中央還有必要再做外圍農地區段徵收嗎?
高雄名發建設副總經理曹顧贏指出,目前高鐵台南沙崙站區周遭,尚未開發的農地頗多,應優先選擇鄰近高鐵車站的農地變更開發,同時引進主題產業進駐,帶動整體房市蓬勃發展,吸引南科購屋客戶與台南市區換屋族進場。
台南縣市不動產專案聯誼會會長陳曉婷表示,台南科學園區附近的農地,如變更成為建地,應可吸引建商搶進投資開發意願,但農地位置區塊應選擇園區的重要通聯道路旁,進場業者也應考量市場規模,控制推案量體與創造產品特色。
群聚效應 取決各區發展條件
〔記者林耀文、陳品竹、王亮勻/綜合報導〕高鐵站區或科學園區周邊住宅建地將大規模釋放,是否能造成新的群聚效應,房地產人士認為,必須依取決於各地區自身的發展條件而論,基本條件是要價格誘因及交通配套的完成。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認為,開放農地可變更為建地的區域多是原本就已經偏離市中心發展的地區,在本身發展條件不成熟的狀況下,單靠變更農業區為住宅區,就要造成群聚效應並不容易。
他表示,以高鐵周邊站區為例,因為原本就已經有足夠的開發基地,未來一旦多釋放出建地,對現有的土地價格或房價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台中市建築投資開發公會理事長王忠正指出,因為中部科技產業走廊已形成,這裡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會帶動房市,不過,卻也會讓原本在地段強度較弱的其他區域更形弱勢,形成不平衡情形。
以高鐵台南沙崙站區周圍的農地價格為例,目前單坪行情多介於四、五萬元之間,偏離站區外圍的農地,單坪價格也達一、二萬元,這類農地的價格已是高檔水準,業者評估,如農地順利變更成建地,分回的建地單坪價格將高達十萬元,要吸引建商進場的效果將降低。
不能單釋地 帶動就業更重要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針對經建會擬鬆綁農地變更條件,推動「鄉村型優質田園住宅社區」的方案,台灣學者普遍認為此舉立意良善,鄉村住宅社區的想像也十分具有廣告號召力。但此舉有違國內居住傾向都市化的趨勢,若未仔細考量各地餘屋率與人口成長間的關係,貿然興建很有可能變成養蚊子的空屋社區。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楊宗憲表示,就住宅本身的規劃而言,原本的農地再變更為住宅區後,興建田園住宅社區是最好的選擇,可預見這類的住宅產品規劃的確是有潛在的市場。因此,短期內這些有可能變更的地段,土地價格將會有上漲或是惜售的現象。
但若從整體城鄉間的住宅供給來看,學者對此政策不表樂觀。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就認為,高鐵通車以來所呈現的是磁吸的現象,人口反而是向都會區集中。政府要關心的應該是各地如何發展產業活動,有了就業機會才能吸引人潮的聚集,也才會有立即的居住需求。張金鶚強調,房子光是便宜沒有用,若沒有工作機會也是枉然。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並不看好經建會鬆綁農地變更的政策,若貿然進行全面性的農地鬆綁,中南部原本餘屋過多的現象將更雪上加霜。因此,他表示,與其將注意力放在農地鬆綁的政策,不如更應該重視都市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