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六日電)中風病患在展開復健期間,再輔以中醫治療,效果受到各方肯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育臣今天表示,臨床發現患者接受針灸之後,進步最多的是說話較流利、拿筷子較靈活、上下肢較有力、情緒較穩定、頭痛暈改善、精神較佳等,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健保局目前正推行「腦血管疾病之西醫住院病患中醫輔助醫療試辦計畫」,針對腦血管疾病的住院病患,實施中西醫共同照護。承辦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副院長謝慶良說,透過經費挹注,希望每位病患不論貧富,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療。
試辦計畫從去年的四月一日起展開,將於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告一段落。病患只要繳納健保規定的部分負擔費用,即可享用科學中藥,或每週三次的針灸治療,也可以兩者同時選擇。另外,院方還提供中醫護理衛教,以及飲食營養指導各一次。唯選擇服用中藥飲片煎劑治療者,則須自行負擔藥費。
針灸科主任李育臣分析前兩年腦中風門診的情況,發現患者接受針灸之後,進步最多的是說話比較流利、拿筷子比較靈活、上下肢比較有力、情緒比較穩定、頭痛頭暈改善、精神較佳等。這和各國發表論文的結果吻合,也就是說,病患可以藉由經絡調節、陰陽平衡、氣血調理等,來改善神經缺損,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另一項研究則以接受中醫輔助治療者和未接受者做對照。若以巴氏量表和生活功能獨立執行量表為準,分數增加者的人數百分比,兩組之間存有顯著差異。動物實驗也證實,紅花、丹參、槐花、補陽還五湯、桂枝茯苓丸等,可減少腦中風大鼠的腦梗塞面積和神經缺損,同時越早用藥效果越好。
李育臣指出,針灸科每天接受會診中風病患約六十人,二十年來幫助過無數患者,他們肢體、語言、麻痺或麻木等各方面的進步,在住院期間就已展現。預計年底腦中風中心成立之後,中西醫合作更為密切完整,病患將會得到更貼心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