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調整基本工資不見得真正提高勞工所得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四日電)總統陳水扁今天上午宣布新行政院長由張俊雄擔任,產業界關切的基本工資調高政策雖不知是否變動,但中華經濟研究院表示,調整基本工資對國內低階勞工無實質助益,不見得能真正提高勞工所得。
原本蘇貞昌時代表示新基本工資政策將在七月一日上路,但由於閣揆換人,基本工資調高案後續成未知數。
中經院分析近十年來,物價上漲7.3%、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則達4%,軍公教薪資曾進行四次調整,基本工資卻紋風不動,確實應該調整,但調高基本工資真能照顧到該受照顧的勞工階層嗎?值得再深入探討。
中經院表示,在台灣勞力密集產業大量外移與西進後,低階勞動力失業情況甚為嚴重,真正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絕大部分為外籍勞動力,調整基本工資對本國的低階勞工並無實質助益。
且基本工資通常是僱主用以節省勞保費用所申報的最低薪資,因此,提高基本薪資雖對保障勞工權益有所助益,但同時也可能加重僱主的負擔,使得僱主僱用勞工的意願降低,一來一往之間,調整基本工資對勞工的助益勢必大打折扣。
中經院認為,調高基本工資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能否真正提高勞工所得有疑慮;如何有效提高勞工保障才是當前勞工政策責無旁貸的課題。
中經院指出,穩定的勞力素質才有穩定的產品品質,有穩定的產品品質也才能保證穩定營收,有穩定的營收才能談穩定利潤,有穩定的利潤才能衍生穩定且健全的僱傭關係。
因此,唯有提高勞力素質,使得僱主心甘情願且必須僱用高素質勞工時,勞工才能獲得合理的薪資與保障。
因此,中經院建議,勞委會除擬訂象徵性的勞工保障政策外,更應積極規劃人力資源政策,進行勞工培育與訓練,加強與鼓勵勞工在職訓練與進修,除避免勞動力在就業期間出現學習中斷,也可提高勞動力素質,才能使得僱主願意且有能力給付勞工所應得的薪資水準,有效保障勞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