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啤酒廠復工 彰顯文化資產留存的可貴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日電)台北啤酒工場前身「建國啤酒廠」,是台灣第一座啤酒工場,也是生產第一瓶台灣啤酒的產地,部分廠區被指定為「活古蹟」。公賣局改制台灣菸酒公司,資方考量生產因素暫時停工,經過工會與各界努力再次復工,奮鬥歷程更彰顯文化資產的可貴。
1919年日本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建造建國啤酒廠,最早興建的「綠樓」及「紅樓」屬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風格,綠樓做為蒸發室,紅樓則是糖化室,是酒廠的主體建築,做為原料處理區,現多已閒置。
廠內另包括發酵區、包裝區、儲藏區、動力區。發酵區保留原有的發酵室、貯酒室等設施,戰後改為量酒桶室;包裝區進行啤酒裝瓶與外觀包裝工作,儲藏區功能不變,現仍為儲藏倉庫。
建廠近九十年的建國啤酒廠,生產線的古老製酒機房仍保有世界幾乎看不到的開放式傳統發酵槽,早期鋁製的三百公石酒桶,另有四座來自德國的銅製糖化釜。有著長長的天鵝頸的銅製糖化釜,造型特殊,稱得上是古老藝術品。
此外,廠區入門處,原有一個啤酒造型的噴泉,後來改為國父銅像,綠樓還保有一個疑似舊時保存賣酒後保管收入的保險櫃。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廠內還有台北市區儘存的一支煙囪,及一支木製電線桿,彌足珍貴。
建國啤酒廠於1920年完工投入生產,當年六月第一批台灣啤酒上市。建國啤酒廠領班陳火田表示,大麥芽經過乾燥分碎後,加水,經過時間與溫度的控制,大麥芽的澱粉轉化為麥芽糖,加入酵母發酵,儲酒、過濾或殺菌等過程,約三十五天至四十五天就成了金黃醉人的啤酒佳釀。
陳火田說,糖化室溫度約四十度,麥汁處理室的作業高達一百度,量酒室溫度約、五六度,全發酵過程十度,員工常戲稱在啤酒廠工作是「洗三溫暖」。
此外,為了照顧員工,酒廠還設立幼稚園及棒球隊,現在廠內還有員工當年就是就讀廠內附設幼稚園的學員。
戰後,建國啤酒廠由台灣菸酒公賣局接管,改為公營的建國啤酒廠,盛產期年產量可達一千兩百萬打,在中美斷交前還生產「China Beer」外銷海外。
1966年公賣局推動改制,並擬將土地資產減資繳庫,或關廠、併廠,或以退休資遣提升經營績效,2000年台灣菸酒公司以機械設備老舊、土地太貴、成本太高、產能過剩為由,決定將屬國有財產局的建國啤酒廠廠房繳交中央。
歷經專家學者、民代與工會爭取,文建會1999年對建國啤酒廠做出「維持少量生產線,並以生產不中斷及活化保存方式辦理」,北市文化局也將廠區十處生產線與機具設備指定為古蹟保存。
去年資方以建國啤酒廠設備老舊拒絕投料,讓建國啤酒廠生產線停擺,經過多方溝通,資方今年三月恢復投料生產,宣示台灣菸酒公司活化啤酒產業、推動啤酒文化園區的決心。
建國啤酒廠工會認為,台灣啤酒在全盛時期一年曾為國庫挹注三十五億元的收入,保存與活化台灣啤酒有其價值性。
建國啤酒廠工會建議,廠內東半部古蹟應開放民眾參觀並導覽,此外,也要編列預算整理外觀意象與設備維護、更新,並積極籌設啤酒文化、文物館,讓見證台灣啤酒生產紀錄的建國啤酒廠,成為一部基層勞工打拚的活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