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亞洲婦女仍面臨歧視和低薪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曼谷十日法新電)國際勞工組織今天說,儘管亞洲經濟快速成長,部份地區的婦女仍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使找到合適的工作,仍面臨歧視和較低的薪水。
這個聯合國勞動權監督機構表示,對於任何社群的歧視,包括婦女、外勞和殘疾人士,不僅使這些人容易受到剝削,也損及經濟競爭力。
國際勞工組織亞太地區總監黃玉武在曼谷公布該組織有關工作平等年度報告時說:「歧視不僅違反人權,也背離經濟常識。」
報告說,全球有愈來愈多婦女進入職場,但是南亞是兩性最不平等的地區之一,僅有百分之四十三點五的婦女有工作。
印度是兩性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僅百分之二十六的婦女獲得工作,男性則高達百分之八十四點一。這遠低於全球平均有百分之五十六點六婦女進入勞動市場的比例。
報告也指出,馬來西亞、印尼和汶萊等東南亞國家的婦女勞動人口比例偏低,但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有百分之六十一點二婦女就業。
南亞的兩性薪水差距尤其大,百分之六十勞動婦女沒有支薪,是全球最高的比例。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情況較好,但是兩性薪水差距仍然不小。在日本和南韓,製造業女性勞工的薪水不及男性勞工的六成。
國際勞工組織兩性專家哈斯佩爾斯在曼谷告訴記者:「婦女接受教育和參與勞動力的情況已有大幅改善,但是這並未轉化為兩性在勞動市場達成平等。」
這個組織表示,女性外勞尤其容易受到傷害,許多人最後從事缺乏法律保護的工作,諸如女傭或妓女。
報告中說,歧視不限於性別,也包括宗教、階級和社會出身,而對愛滋病患、年齡和殘疾人士的歧視也日益顯著。
哈斯佩爾斯說:「亞洲大多數經濟體目前都欣欣向榮,因此現在是致力達成兩性平等的大好時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