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科技人才簽証嚴重不足再度引發辯論
【大紀元4月8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七日法新電)美國高科技業今天呼籲增加技術勞工的簽証名額,在此之前,美國發給高科技業人才的Hl1B簽証,下一會計年度為六萬五千名,美國當局說,四月二日開放申請後一天內即關閉,因為一天內湧進了十五萬名申請者。
長久以來,美國高科技業一再抱怨,這種簽証限制名額太少,一下子就滿額凸顯出有必要立即改革。
美國資訊科技協會主席龐德說:「如果美國要在全球經濟內競爭,我們必須有辦法延攬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國會復會後,應迅速採取行動,增加名額,以回應市場的需求。」
一九九零年開始的Hl1B簽証計劃,允許外國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受雇在美國工作長達六年,結束後他們必須取得永久居留或返國。取得這種簽証者,印度人約佔半數。
由於今年申請人數大增,十月一日會計年度開始適用的這種簽証,將以抽籤方式決定,未取得簽証者必須在明年四月申請二零零八年十月開始的下一會計年度簽証。
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蓋茲上月指出,美國高科技業的技術勞工「嚴重不足」。他告訴國會議員說:「不幸的是,美國的移民政策把那些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拒於門外,而他們正是我們最需要的人才。」
蓋茲說,每年六萬五千個簽証名額「是妥協仲裁產物,和美國業者需求專業技術人才無關」。
不過批評此一計劃的人士說,沒有任何廠商利用此一計劃吸引「優秀人才」。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教授希拉說,這個簽証計劃有漏洞,高科技人才是否真正短缺,實情很難知道.
他在訪談中說:「廠商最初不必找美國工人,事實上,它們可能以Hl1B簽証者取代美國工人。」
希拉說,Hl1B簽証者的平均薪資為五萬美元,「因此,它並不是一些人所說的一年薪資十萬美元的軟體工程師」。
雖然廠商被要求支付「一般的薪資」,不過希拉說,這「並不必然是市場薪資」,而且事實上,多數人的薪資低於相同程度美國工人的薪資。
此外,希羅說,廠商利用這種簽証從印度或其他地方引進勞工,從事短期訓練,以便日後為它們從事包外工作。他說,這和這種簽証把工作機會留在美國的說法大相逕庭。
他又說:「沒有跡象顯示美國勞工市場出現缺少高科技工人的現象。如果有短缺,你們會見到薪資上揚,不過情況並不是這樣。」
一家顧問公司的執行長查林傑說,勞工確實短缺,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不到百分之二。
他說:「在資訊經濟時代,燃料不是石油,未來五十年的燃料是腦力,因此,短缺現象多多少少一向存在。如果我們能吸引全世界的腦力,它將有助於我們的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