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入台 政治敏感高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曉北2007年4月25日華盛頓報導)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路線的最終確定日期還有1天時間,而中國大陸和台灣政府還沒有對聖火途經台灣一事達成最終共識。兩岸問題專家認為,聖火入台的可能性很高,但大陸和台灣將會對這一安排給出不同的政治解釋。

*兩岸說法各執一詞*

國際奧委會本周審查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路線。據法新社報導,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王偉表示,兩岸已經就奧運聖火經過台灣達成共識,目前已進入對細節的討論階段。

然而,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則否認雙方已有共識的說法。雖然星期四國際奧委會就要公佈最終路線,但劉德勳表示,目前就下定論說聖火一定會路經台灣還「為時過早」。他說,雙方的分歧也許會導致最終路線的公佈日期被後延幾天。

*台灣方面主要擔心*

劉德勳說,台灣方面主要擔心北京會把聖火經過台灣列為「國內傳遞」路線的一部份,而不是「國際傳遞路線」,並以「中國台北地區」來稱呼聖火經過的這一站。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灣作為國際奧委會的成員國,要求以「奧會對奧會,城市對城市」的平等姿態參與聖火傳遞,而不是作為中國大陸的一個下屬省份接受奧運聖火。具體來講,要求聖火進入台灣前和離開台灣後的一站不能是香港或澳門,而是獨立的第三國。

就在台灣表達大陸方面「把體育事件政治化」的擔心時,中國的搜狐、網易、東方網等幾家主要網站卻都以「獅子大開口」形容台灣方面提出的條件,暗示「借題發揮」的不是中國大陸,而是台灣。

*台灣想藉機發出「獨立」的聲音*

前美國西頓大學亞洲研究系主任楊力宇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雙方都明白聖火經過台灣所具有的政治敏感性,但是把聖火傳遞政治化其實正是中國大陸想避免的問題,而台灣則想利用這次機會在國際上發出「獨立」的聲音。

楊力宇說:「大陸是希望單純化,延續過去的所謂奧運模式,就是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奧運,不要節外生枝。而台灣要凸顯政治化,原因很簡單,因為過去的奧運模式從1980年一直到上一屆的希臘雅典奧運會都沒有問題。但是這一屆因為奧運聖火要經過台灣,台灣就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凸顯台灣的主權,凸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楊力宇認為,台灣在聖火傳遞問題上的姿態和最近幾年台灣總統陳水扁所推動的「公投」、「制憲」、「正名」都是本著同一個政治原則,就是要提出台灣的獨立地位。

*這個模式對中國大陸有利*

美國裡士滿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王維正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大陸之所以要低調處理聖火路經台灣的政治因素,而力圖保持自80年代以來就定下的奧運模式,是因為在這個模式中台灣被稱為「中國台北」,也不能掛出國旗,所以這個模式是壓矮台灣地位的,是對中國大陸有利的,而這也就解釋了為甚麼台灣如此想改變這個模式。

目前距離國際奧委會公佈聖火傳遞最終路線的時間已經很近,兩位專家都表示,奧運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盛事,應該對雙方達成讓聖火經過台灣的協議抱有樂觀的態度,即便兩岸是在最後一分鐘達成這個協議,協議的突破口就是聖火由經甚麼地方進入台灣。

*妥協可以讓雙方各說各話*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聖火由一個東北亞國家或由一個東南亞國家進入台灣的可能性都比較高,如果最終確定,那麼台灣就是作為奧委會的一個獨立成員國而傳遞聖火,這也就解決了雙方分歧的根源;而目前基本敲定了聖火離台後會經過香港,對於這一安排,兩岸當局可以各自進行解釋。

王維正教授認為,這就如同兩岸在1992年達成的關於「一個中國」問題的「92共識」一樣,雖然名義上是共識,但是兩岸會各表一方。

王維正說:「那樣的一個妥協可以讓雙方各說各話。因為大陸可以說,我們的聖火從中國台北進去以後,再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回到中國來。而台灣就可以講,聖火是經過第三國進入台灣的,台灣作為奧委會的會員和其它會員享受一樣的權利。」

*聖火過西藏不具過多政治色彩*

據台北時報報導,因為奧運會聖火有可能經過西藏地區,海外的西藏獨立團體網站發表聲明反對,認為這麼做等於承認了中國政府對西藏的統治。專家認為,雖然台灣目前借題發揮,要凸顯其獨立主張,但是西藏的獨立問題不大可能會因為聖火的傳遞路線問題而顯現出來。

楊力宇教授表示,西藏的最高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已經承認了西藏是中國的一部份,因此西藏獨立的呼聲在海外已經下降很多,目前僅是要求高度自治。王維正教授也指出,西藏並不像台灣那樣具有一些國際組織的成員資格,特別是在國際奧委會中沒有席位,所以在謀求國際空間的時候就不如台灣有途徑,有理由,因此聖火經過西藏不具備過多的政治色彩。

據悉,聖火抵達台灣後不會停留很長時間,中國的五星紅旗也不會出現,只會出現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北京奧組委正式公佈的文件裡也不會出現「台灣同胞」的字眼。(//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