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環球好評

何清漣:中國媒體製造的陷阱

【大紀元4月13日訊】對於希望進軍中國的外國媒體來說,有消息被中國媒體廣為轉載並引起讀者討論,定會感到高興。德國之聲介紹紀錄片Losers and Winners的新聞“失敗者和勝利者”(2006年11月13日),經新華社旗下的《環球時報》率先轉載並通過新華網在中國廣為流傳,並引起諸多網客討論。但德國之聲如果看到這篇報導經過修改標題,刪節關鍵內容之後,已變身為中國媒體借德國之聲之口宣傳中國工人艱苦奮鬥精神的片子,並引發部分網客民族驕傲感後,一定感覺錯愕。

  德國之聲這篇新聞標題與片名“失敗者和勝利者”相同;而《環球時報 》則將標題改為“德國之聲:中國工人的幹勁讓德國人震撼”,“妙剪回春”地將一篇比較兩國工人各自深陷于其中的困境變成了德國人讚揚中國工人的題目,中國勞工在權利方面的“失敗者”形象一掃而光。

  德國之聲的報導共計2,080字左右,《環球時報》的轉載計1,100字左右。除了對情況描述略有刪節之外,還刪掉了以下3段話:

  第一段是:“相比于工人的清貧,負責這個項目的兗礦黨委書記莫立崎(音)卻是期望能早早地開上‘大奔’。對於德方的一些安全建議,這名負責人認為:‘德國人就是不敢承擔責任,稍微出點格的事情都不敢做。毛主席有句話是: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哪有兗鋼的今天?我們在地下800米礦井工作的工人,頭上哪天不是嘎紮嘎紮地響,那能沒有一點危險嗎?要是按照德國人的做法,那就別幹了。’”

  ──這段話之所被刪,是因為中國早就“榮膺”“世界煤礦死亡率最高之國”。所以中國人現在也懂得要清除帶血的GDP。莫書記的話放在毛澤東時代,絕對可以與“王鐵人語錄”媲美,但今天這觀念卻會引起國內有頭腦的讀者反感。

  其次是刪掉了“這名貌似嚴肅的黨委書記講話充滿了幽默,面對鏡頭的直白講述,經常引發滿場德國觀眾的大笑:‘我們來到德國,覺得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首先是德國人好綠化,為了愛護植被甚至繞道走;其次是全民健身,還很愛護小動物……如果中國工地上有這麼多野鴿子,那恐怕早被工人吃光了……如果我還能來德國,我希望能將德國空中客車的生產基地都搬到中國去。’”

  ──這段話被刪,與《環球時報》製作的標題有關,既然只需要突出德國人的震憾,也就沒必要讓莫書記表達德國也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第三段話被刪,則完全改變了德國之聲那篇報導的主旨。原報導開頭有一段為“新聞眼”的話:“在這場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的博弈中,究竟誰是‘失敗者’,誰是‘勝利者’?德國導演弗蘭克和呂肯的記錄片‘Losers and Winners’展示了這真實的一幕。”這段話《環球時報》亦予以保留,但在倒數第二段最要緊之處,《環球時報》卻做了手腳。且看德國之聲報導的原文:

  “那麼究竟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呢?導演呂肯並沒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這必須由觀眾自己決定。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德國和中國工人都是失敗者:中國工人拼命地工作,卻看不到一點美好的前途;德國工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關閉了祖輩相傳的礦井,心靈的苦悶難以表述。受益的當然是他們的雇主,成為了更高層面的康采恩,至於更多的內涵,需要觀眾自己去體會。’”

  《環球時報》對這段話只保留了前面4句話,從“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開始,所有的話全部刪去。全篇文章亦以德國之聲原文結尾“影片最後一幕只是一段字:2006年,兗鋼從德國引進的兩座7.63米焦爐,第一次投料產出50噸冶金焦炭,標誌著中國成功吸收了德國技術,中國的煉焦技術由此一步跨越了20年。”

  一篇對比中德勞動力處境的紀錄片,經過中國編輯“高明”的剪接,竟然成了中國工人遠渡重洋到歐洲展示吃苦耐勞精神並讓老外們感動至深的片子,同時還借外國媒體的口表達了中國只要憑著艱苦奮鬥,就能迅速超越發達國家──能不佩服中國政府宣傳文化的高深博大嗎?

  中國媒體製造的陷阱當然不止這一處,有關臺灣、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以及領導人訪問他國時的報導,只要留心,總能在關鍵處找出許多與外媒報導的事實不同之處。

  

──轉自《華夏電子報》第187期(//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