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二日電)正值經濟部工業局正在研擬「產業發展基本法」草案時,日本地方政府所扮演創新體系成功的案例值得台灣參考。工業局表示,日本地方政府串連產學資源,並藉大商社的通路以及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先機驅動日本產業不斷創新。
工業局委託拓墣產業研究所針對日本創新體系成功案例進行研究,調查對象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宮城縣及關西地區的福井縣,這兩縣地方政府在推動產業應用創新的產官學合作及資源整合方面,扮演相當關鍵角色,而且產學之間均設有溝通媒介。
除運用產官學合作推動技術研發外,這兩縣更大力推動研發成果的商品化;加上國立大學法人化更是重要關鍵,使學校的技術研究能量可透過企業來發揚光大。
工業局產業政策組科長胡貝蒂表示,宮城縣政府在執行產學合作時,同時採取「基盤 (基礎 )技術高度化的短期對策」與「地區之先端技術研究中心的長期對策」,不僅照顧既有產業,協助技術升級,同時具有前瞻性,發展先端技術在區內生根。
特別是基盤技術高度化支援中心,結合東北地區10所大學和 ICR(Intelligent Cosmos Research) 機構進行共同研發、人才培育、實驗等工作,且統一由產業技術總合中心負責推動,提供單一窗口式服務,提供真正需求使產學緊密合作。
在福井縣更擁有 19 個與產官學合作相關的機構,彼此間形成緊密的連繫網路,支援產官學合作模式的多樣化,也促成產官學合作的熱絡化。福井縣政府更和伊籐忠商社合作,協助福井中小企業的拓展銷售通路。
胡貝蒂指出,福井縣在眼鏡、紡織、金屬加工、機械製造等領域具有優勢技術,而中小、中堅企業的特徵,在於能循序漸進將既有優勢技術琢磨至穩固,達到獨一無二的目標,並以此技術為基礎,逐步拓展至相關產業的應用創新領域,使本身的競爭力日益強化。
她說,日本這兩個縣經驗正好提供工業局草擬「產業發展基本法」的借鏡,未來在基本法中將著墨強化中央與地方的聯繫,同時政府要扮演好架橋平台角色,規範政府施政的方向等,同時課予地方政府更多職責協助地方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