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水壩 湄公河漸乾涸 沿岸居民受威脅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一日專電)隨著乾季的來臨,再加上中國在雲南省建造了兩處大水壩,使得原本水位就已經不斷下降的湄公河,更是遭遇到嚴重的水荒,許多地區的水位都降到了一公尺以下,對湄公河沿岸的居民生活造成嚴重的威脅。
特別是湄公河的水運,受到水位下降的影響,原本只要三天的行程,現在最快都得花上一個月才能完成。一名水運公司的經理表示,在水位降低的情況下,每艘船必須要有三到四名水伕來領路,以免擱淺,並須要透過長槳來了解水的深度,困難度大增。
根據老經驗的水手指出,在湄公河上行船,水深最少要一點二公尺,而且除了水深之外,還要注意河底的礁石與障礙物,一旦不小心撞上,都很可能造成沉船的下場;因此一旦遇到這種情形,大部份的船員都決定停下來,等待中國方面的水壩洩洪,讓水位上升,但通常三、四天才洩洪一次。
然而,最惡劣的時候還沒來臨。因為,已經建造兩座水壩的中國,目前打算在湄公河上游興建第三座水壩,儘管這將對湄公河下游的居民造成極大的困擾,但居民卻也無計可施。
全長四千九百公里的湄公河,源自西藏,流經雲南、緬甸、寮國、泰國與柬埔寨,最後在越南入南海,幾乎可以說是中南半島居民的命脈,包括漁業、水運、觀光等。
在泰北清萊府的關口,每年的稅收可達一百億泰銖(約新台幣一百零二億六千多萬元),而隨著水位下降,稅收不斷減少,同時從清萊府到寮國琅勃邦的觀光船也因為水位下降而取消,旅客也大幅減少,在在都對沿岸民眾的生活造成打擊。
住在清萊府的帕查拉提指出,下個月將召開的湄公河三角洲會議將討論湄公河的問題,泰國與中國對於這個問題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但緬甸與寮國仍在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