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九日電 ) 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黃振南二年前才剛新婚不久,就帶著新婚妻子黃雅梅到瘧疾、愛滋病盛行的馬拉威駐診了二年三個月。他說,在那裡他感受到做為醫師的成就感,未來仍想從事國際醫療的工作。
馬來西亞華僑的黃振南,在就讀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時,看到屏東基督教醫院駐馬拉威醫療團的訊息,就想參與國際醫療工作,畢業後他就選擇到屏基擔任住院醫師接受小兒科專科醫師訓練,在取得小兒氣喘過敏的次專科後的兩星期,黃振南就決定到馬拉威去。
那時,黃振南才結婚半年,從事醫療研究工作的黃雅梅是黃振南的學妹,知道黃振南在校時就有這個理想,也跟著黃振南到馬拉威。
黃振南形容自己在馬拉威看診的日子像是在翻閱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在藥品,檢驗儀器及醫護人手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每一天都是挑戰,但是在那裡他體會到做為醫師被需要的成就感。他說,在台灣,醫師到處都是,醫師好像只是一個職業,但在馬拉威,醫師可以幫助很多人,而且還可以把知識傳授給臨床的醫護人員。
馬拉威北部一百二十萬人口,黃振南是唯一的兒科專科醫師,因為北部偏遠,願意到北部的支援醫師較少,剛到姆祖祖中央醫院的兒科,他說,只能用混亂二字來形容。昏暗的病房裡擠滿了病人,能照顧病人的卻只有護士,因為人力不足,許多事情醫師必須自己來做。
剛到姆祖祖醫院時,小兒科的每月平均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十二,瘧疾、肺炎、腸胃炎,營養不良更是高出平均死亡率。經過努力,每月的平均死亡率已降為百分之三到七,黃振南在馬拉威共救助了五百個兒童。
黃振南說,讓他最難忘的是救治一位患伯奇氏淋巴瘤的十歲女孩,在經過三種化療後,仍束手無策,這個病好發於馬拉威三到十六歲的小孩,當黃振南告訴女孩結果後,女孩用慘白的手握著他的手,透過翻譯表達感謝,讓黃振南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挫折感,因為如果在台灣,這女孩可能還有救。
在馬拉威兩年多的生活,黃振南夫婦體會到和多數到馬拉威協助醫療的台灣人一樣的生活態度,就是生活的需求其實可以如此簡單到只要三餐溫飽就可以。回台後,吃一頓五百元的餐,黃振南會想到這是馬拉威一個家庭一個月的開銷,夫婦倆會覺得捨不得。
黃雅梅在到馬拉威兩個月後,因緣際會,接下美國慈善機構「 Citi Hope 」 馬拉威志工的工作,開始到各孤兒院關懷、提供物資援助;到教會宣導愛滋防治,工作比黃醫師還忙碌。
黃振南夫婦上個月回台,準備先安頓一段時間,生小孩組織完整的家庭,黃振南說,他未來還是會從事國際醫療的工作,因為從事國際醫療可以讓眼界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