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與肥胖
【大紀元3月9日訊】(大紀元訊)調查發現,肥胖與飲食習慣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進食速度、頻率及進食量等都會對肥胖程度有影響。
人們進食量的多少是依靠食慾(飢餓感)和飽食感這兩種主觀感覺來進行調節的,當有了飢餓感就促使人們進食,吃進了一定的食物後,便出現飽食感,而使人們停止進食,這一調節機制是通過丘腦下部的飢餓中樞和飽食中樞來完成的。
觀察發現,習慣於好食、多食的人常常肥胖,同樣,肥胖的人都習慣於多食、貪食,並有食慾亢進等。有些人平時習慣進食大量食物作為一種愛好,而不是因為飢餓,在有些家庭性肥胖中,其父母的飲食習慣常影響子女,常都有多食、貪食的不良習慣。這種習慣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對引起肥胖症的關係不明顯,而到中老年後,運動量減少,而飲食習慣不變,往往易致熱量過剩而轉化為脂肪堆積,造成中老年性肥胖。
在飲食習慣中,進食的頻次減少也會促進肥胖,成人若是少餐多吃會使脂肪沉積,而增加體重,同時還容易升高血清膽固醇而降低糖量。有人作動物試驗證明,每天給兩次較自由飲食者其體重增加明顯。每日給予2次飲食的,其腸道對糖、脂肪吸收加速,糖合成增加,脂肪新生明顯。
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進食的速度過快容易肥胖。通常一頓飯工夫平均為17.2分鐘。如果使用節拍器使每分鐘咀嚼次數增加到88,即將吃飯時間延長到33.7分鐘,則試驗者的食量從平時的693克減少到528克。一天三頓日積月累,這一差值將變得相當巨大。這是因為從人開始吃飯後血糖開始上升。達到峰值反饋到大腦,給人滿腹感,約需30分鐘。所以通過仔細咀嚼延長就餐時間,就能使少量食物讓人獲得滿腹感,從而取得減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