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時髦診斷新名詞 形成醫學標籤症候群
【大紀元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雲翔編譯報導) 近來美國人似乎掀起一股醫學標籤熱,給新診斷的“疾病”症狀冠以各式“時髦”名詞,從精神及神經病學的亞斯伯格氏症候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到教育界的「天賦異秉」、「學習障礙」等,有越來越多的孩童被冠上各式各樣特殊的標籤。
天賦?自閉?或只是古靈精怪?
過去父母或許曾強烈反對,特別是像「學習障礙」這類會招來歧視的稱號加在小孩身上,而現在為了子女在考試時能多延長一些時間做答﹔在醫療保險能獲得給付﹔在教學方面能得到額外輔導,這些父母有時確實會主動為小孩尋求這些醫學診斷。
這股趨勢的形成,製藥廠商的廣告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兒童對精神藥物的服用在1987-1996年間成長了2到3倍。為了醫療能獲得給付,臨床醫師和家長都必需為小孩的症狀找個新名目。
隨著越來越多兒童接受診斷,這些診斷名稱的效果似乎好壞掺雜:
蘇瓦玆的正面評價
蘇瓦玆(Phil Schwarz)當時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被診斷出是「亞斯伯格氏症候群」患者時,年紀已經三十好幾了。
亞斯伯格氏症是自閉症系列中程度較輕的一種。患者智力發展正常或超常,甚至表現出一定的天才特質,但有自閉症的特徵,生活於自我為中心的天地,對身邊的事物和人物不多理會;有社交溝通的障礙,說話時往往表現出較差的節奏和音調,講話的內容則顯得沒有連貫性;患者有固執的性格,興趣狹隘、重複刻板的動作,不喜歡改變生活習慣和興趣,喜愛穿上同一款式的衣物和進食同一種類的食物。
Schwarz在孩提時代已被貼上「天賦異稟」的標籤,並以第三名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多年來他一直對未能延續過去的光榮而感到抑鬱。此外,他開始擔心蹣跚學步的兒子Jeremy遲緩的語言發展及反複的遊戲模式。他完全沒料到兒子收到的診斷結果會影響到他對自己的認知。
Jeremy被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語言和認知損傷較一般自閉症為輕)。同年年底,Schwarz 也收到自己與亞斯伯格氏症有關的診斷證明,就在那時他明白了自己長期以來存在的社會適應困難、對巨大聲響及強光敏感以及他自稱的所謂「分段交談模式」,原來這些都息息相關,皆屬自閉症的範圍。
蘇瓦玆如釋重負的說:「這個診斷允許我透過一個新視野去理解每樣事物」,他現在是美國新英格蘭亞斯伯格氏症候群協會副主席。
斯登伯格的負面經驗
塔夫斯(Tufts)大學藝術及科學學院院長斯登伯格(Robert Sternberg)在童年時期有被貼標籤的負面經驗﹕他的IQ測驗成績奇慘,老師認為他不怎麼聰明。老師對他的看法導致他的表現潛意識地符合了老師的預期,於是形成惡性循環,隔年師長又調降對他的期望值。幸運的是,斯登伯格四年級的老師不吃這一套,她認為生命中有更多比考試成績重要的事。
結果,斯登伯格著迷於心理學及智力測驗,終於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對於貼標籤這項苛政,他認為我們大人應減少對速度的迷思,給所有孩子充分的時間應試。
傳統智力測驗的侷限性
哈佛大學的加德納(Howard Gardner)教授對傳統智力測驗的侷限性有以下的批判:
1. 範圍狹窄:集中在語言、邏輯等幾種認知能力上,傾向於強調事實的收集而不是高級的思維和問題解決的技能。在解決問題時需要用到的許多能力,包括決策能力、想像力、領導能力和社會理解力等在智力測試中都得不到體現,而後者正是兒童立足未來社會所需要的。
2. 帶有文化偏見:測驗要求掌握主流文化的辭彙、辭組和社會習慣,沒有機會接受主流教育的兒童或移民者的分數普遍偏低。
3. 是標準化測試:在沒有具體生活情境下完成一定的思維任務;且一般都是多選題,為配合電腦閱卷,只允許一個標準答案。那些進行創造思維和想像的兒童,或者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兒童,就會因為時間不夠而無法完成答題。
4. 測驗結果沒有預測性:智力測驗只能說明孩子過去累積的成果,而不能完全顯示其實際能力水平並預測其未來表現。而且,對於測驗結果的使用過於草率,往往以分數的高低來判斷兒童智力水平的高低。
被冠上天才及高智商頭銜的孩童反而因此阻礙了成就
近來史丹佛大學心理教授德沃克(Carol Dweck)的研究顯示,被冠上天才及高智商的孩童確實會因此而阻礙了他們的成就並使他們變得自負。
德沃克與她的同事對數百名青春期青少年做研究,給他們每人十題口頭的智力測驗,大多數人表現良好。然後針對一組人,稱讚他們答的很棒是因為他們很聰明;同時稱許另一組人,說他們得高分是因為他們非常努力的結果。
然而,當再給他們嘗試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時,那些被稱許聰明的人都表現的不情願。德沃克認為他們似乎會這樣想:「我最好別做任何太難的事以免別人改變對我的看法」﹔而相反地,那些被讚美為勤奮者約有90﹪的人願意接受更大的挑戰。
給父母親與師長的建議
美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專家普諾特和布朗1999年綜合許多研究後認為,兒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礙基本上是一個發展的問題,除了一些極嚴重的精神問題或行為外,許多看似問題的行為其實只是正常發展過程中的偏離。
如Schwarz所言,標籤本身不是問題,而是它隨後帶來的精神包袱。其實,父母和老師應專注於孩子們的長處並且稱許其成就,而不是在意標籤隱含的有關能力及潛能的暗示,畢竟孩子會仰賴於父母及師長對他們的期望而表現出爭氣或是不爭氣。
就像愛因斯坦的故事,他到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九歲入學後老師給他的評語是「智力遲鈍、不守紀律」,同學們也不願意和他交往,自卑的他想到了逃學。
父親帶他到郊外散心時,指著高大的沙巴樹和矮小的冷衫問他:「兒子,你覺的哪種更珍貴?」「應該是沙巴樹吧,你看它那麼高大。」「錯!長的快,木質一定疏鬆;長的慢,木質堅硬才好賣錢哩!…別看冷衫長的慢,但它始終如一的堅持生長,而且壽命極長,活上萬年都不成問題。」
愛因斯坦仰頭對父親說:「爸爸,你是想叫我做一棵樹,一棵雖然長的緩慢但永遠向上的冷杉樹,對不對?」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