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台灣空軍現役IDF戰機性能提升的「翔昇計畫」七年有成,已完成二架原型機的試飛,陳水扁總統今天將到漢翔公司台中縣沙鹿廠進行命名儀式,將把翔昇機正式取名為「雄鷹」戰機,未來將等空軍對新戰機進行戰術測評,才能確定現役IDF戰機要研改哪些部分。
翔昇計畫經費為七十億元,區分成七年三階段執行,全案由中科院航空研究所主導,包括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掛彈量從二枚增加為四枚,還有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萬劍機場遙攻集束彈與青雲油氣彈;在航電系統方面,任務電腦升級、改良電子反反制裝置、電戰系統、先進敵我識別系統,及地貌追隨模式與雷達系統的改良等,並加裝適型油箱,加強滯空航程。
翔昇戰機第一架單座機去年十月四日首度秘密試飛成功,第二架雙座機則是在裝配線上持續組裝,裝配完畢並做完地面測試後,於十月十五日在清泉崗機場首飛,單座機試飛當天吹北風,因此戰機由南往北起飛,雙座機則是吹南風,因此戰機改由北向南升空,伴飛的戰機也由原本的IDF改為AT-3教練機。
今天的命名典禮在二架戰機起飛、返航落地後,會依空軍傳統拿水桶潑飛行員,象徵新戰機研發順利成功。
——————————————————————————–
戰車南繞 八百公里長征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台灣陸軍目前雷厲風行實施「戰力鑑定」,花東防衛司令部一個戰車連中籤,原預備沿蘇花、北宜轉台一線公路至湖口基地受測,但因路況不佳,只好改繞由南台灣再轉運至湖口,路程超過八百公里,不但比原規劃路程多了一倍,北部和東部的地面部隊戰時無法相互支援的窘境再現,令陸軍憂心不已。
陸軍自三月中旬起,分別於各作戰區、外島實施「戰力鑑定」,備受矚目的本島裝甲部隊測驗,分別於新竹湖口和嘉義將軍山基地實施,受測單位於受測前,以板車載運模擬機動行軍。
花防部一個戰車連中籤後,立即派出先遣部隊以拖板車先試走行軍路線,原規劃的蘇花及北宜公路,受到M-60A3重逾五十噸的車重、路面無法承受影響,加上部分彎道過彎,轉彎時戰車可能會有滑落或翻車的危險,臨時改由南下經花東、南迴公路,再經台一線至湖口,路程超過八百公里,足足多了一倍以上。
軍方評估,以目前蘇花公路的路況,戰時將無法獲得即時支援,原相關想定中將蘇花高納入,藉此有效提升國軍的戰力,但隨著蘇花高的政策搖擺不定,東部地區地面部隊戰時已要求必須做好獨立作戰的準備,所有的訓練和想定也朝這個方向重新規劃,對國軍的部署也形成極大的困擾。
台灣陸軍花防部以板車載運M-60A3戰車,實施八百公里長途陸運。//自由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