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一個古老的疾病,過去曾被認爲是不治之症,是導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爲主的致殘性疾病,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
腦癱的概念是: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表現爲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癲癇、心理行爲異常、言語障礙、吞咽困難、視力、聽力和感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症狀多在2歲前出現。近年來,由於圍産醫學的發展與進步,使許多瀕臨死亡的新生兒經過搶救而得以生存,也使很多腦癱患兒長期生存下來,因此,腦癱的發病率與過去比較有上升的趨勢。
引起腦癱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母親糖尿病、妊高症、胎兒宮內缺氧、臍帶繞頸、産傷、早産、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感染、病理性黃疸、先天性腦發育畸形等,其中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是早産兒、低體重出生兒、新生兒窒息、重症新生兒黃疸(核黃疸)等。腦癱患兒可由一種或兩種以上高危因素引起,還有將近年20%的患兒發病原因不明。
患腦癱病的嬰兒早期是不易發現的,或不典型,可僅僅表現爲四肢發僵或過於鬆軟、活動減少、常握拳、手指不易張開,到一定月齡後不會擡頭、坐、翻身等。隨著月齡的增加,症狀會逐步表現出來。大多數患兒四肢及軀幹癱瘓的嚴重程度也是不均衡的,肢體的不隨意動作,這種不隨意的表現爲動作在安靜時消失,在有意識運作時出現,表情奇特,擠眉弄眼,或哭或笑,想取玩具,手卻伸到相反的方向,頭的控制力差,頸部有不隨意運動,手指的不隨意動作多表現在抓物時常常手指過度伸展,而後屈曲、不協調。
對於腦癱患兒,除了要接受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運動療法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措施。其基本觀點爲:中樞神經病損後,出現的異常姿勢及反射干擾了正常的運動,需要在抑制了異常的運動後,運用各種促進技術,按運動發育程式,從低級到高級進行訓練,促使正常運動功能建立,即在抗痙攣模式下誘發正常運動模式。通常這是由受過正規培訓的兒科康復醫師和治療師來完成。在他們的指導下,家長可積極參與和學習一些簡單技巧,使治療效果更加突出。
腦癱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治療開始越晚,康復效果越差。從神經生理學的觀點出發,嬰幼兒的腦組織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腦機能的代償能力較強,可塑性大,如果能在這個時期,從外界給予刺激性治療及功能訓練,可以使損傷的腦組織在不斷的發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償,年齡越小,運動機能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來源:現代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