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山嶽仙跡探微:武夷山─仙翁升真處

牟梅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5日訊】被譽為「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崇安縣城南十五公里處,面積約為60多平方公里。山脈有36峰、72洞、99巖等,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關於武夷山山名的由來,大概有兩種說法。南宋白玉蟾著的《武夷重建止止庵記》說,古代的仙人彭祖居住在此山,他有兩個兒子,一名鏗武,一名鏗夷。彭祖880歲的時候,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為百姓造福。此後,他們開山挖河,並在山上種植百花仙草。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各取其名字中的一個字,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明代天師張宇初在《武夷山志·序》中稱:「昔有神人受帝命統錄地仙,嘗降於山巔,自稱武夷君,山因以名。」道教認為武夷山是「真升化玄天」,也就是說,各路地仙修煉得道,將上天升入仙班之時,都要來到武夷山,再經過一次考核,過關後才能真正進入仙班。據說武夷山由仙人劉少公掌管。

清初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記載,武夷山很早就有仙人居住。遠古時有彭祖,秦時有皇太姥、武夷君、控鶴仙人、十三仙人等。《史記·封禪書》中記載了漢武帝派使者到武夷山祭祀武夷山神武夷君之事,而且祭祀的用品是干魚。不過,從漢之後至唐初的千年時間中,武夷山中的仙人蹤跡沒有見諸於史書。

唐朝初年,開始有修道之人現身於此。《武夷山志》記載了道士許碏的故事。許碏是唐時的高陽人,先在王屋山學仙,後遍游名山。他曾經來到武夷山絕頂,並留下「許碏自峨山尋偃月子到此」的字跡。據說他後來飛升而去。五代時有道士李良佐長居此山,後在此坐化。

宋代有道士多人在此修行。如徐熙春,宋熙寧(1068~1077)時在市集上賣酒,後遇鐵冠道人贈給他五花草。徐熙春服下後,遂不再吃東西。此後,他來到武夷山上修煉,後在大王峰東壁坐化。李陶真,熙寧(1068~1077)末年來到武夷山修煉。他喜好吹鐵笛,每次吹笛時,笛音都似有穿雲裂石之音。後來他在平裡的通仙巖修行。一日留下一首詩辭別眾人後,不知所蹤。黃樸,紹興(1131~1162)初年,來到武夷山訪仙。遇到一仙人傳授成仙之法,後坐化於三仰峰。還有郭道人、白玉蟾、陳丹樞等,均在此修行坐化。元代,武夷山道教繼續發展。元初茅山派道士張德懋(號希微子)居武夷山天游道院。後又有道士趙嗣琪跟隨其修煉。《武夷山志》卷十八記載了一個叫陳沖素的人,在武夷山修道,後成仙而去。此外,還有全真道的馬鈺、彭日隆、金志揚等也在此修行。

唐朝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政府在武夷山建了最早的一座道觀,名為天寶殿、武夷觀,後稱沖佑觀,俗稱武夷宮。南唐時又改稱會仙觀。宋代是武夷山道教的興盛期,建有大批宮觀,如清微洞真觀、雲窩道院、橘隱堂、棘隱庵、止止庵等,並將會仙觀改名為沖佑觀。元代,武夷山除沖佑觀修繕後改為沖佑萬年宮外,又新建有一批道觀,如天游道院、升真觀、靈峰觀等。明清時期,武夷山道教逐漸衰微。很多道觀在清代時被廢棄。目前所存道觀不多。

因曾有眾多道士在此修行,所以武夷山自然也留有眾多仙跡。除了上述道觀外,還有桃源洞、水簾洞、仙掌峰等。

唐朝的白居易曾作《送毛仙翁(江州司馬時作)》一詩,讚美了修道之人對於仙翁升真處的武夷山的無限推崇。

仙翁已得道,混跡尋巖泉。肌膚冰雪瑩,衣服雲霞鮮。
紺髮絲並致,齠容花共妍。方瞳點玄漆,高步凌非煙。
幾見桑海變,莫知龜鶴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嶽巔。
軒昊舊為侶,松喬難比肩。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顛。
孰能脫羈鞅,盡遭名利牽。貌隨歲律換,神逐光陰遷。
惟余負憂譴,憔悴湓江壖。衰鬢忽霜白,愁腸如火煎。
羈旅坐多感,裴回私自憐。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
何當憫湮厄,授道安虛孱。我師惠然來,論道窮重玄。
浩蕩八溟闊,志泰心超然。形骸既無束,得喪亦都捐。
豈識椿菌異,那知鵬鷃懸。丹華既相付,促景定當延。
玄功曷可報,感極惟勤拳。霓旌不肯駐,又歸武夷川。
語罷倏然別,孤鶴升遙天。賦詩敘明德,永續步虛篇。

──轉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太和」一詞出自《周易·干卦·彖辭》:「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大意是說,萬物的運行變化,只要各自安守本分,保持整體的和諧,就能順利發展。 「太和」含有「普遍和諧」之意。或許因了這種「天人合一」的靈秀之氣,武當山成為修煉之人的理想修煉之地。
  • 諸多的修煉之人在此修行,也為齊雲山留下了豐富的宮觀建築和仙跡,雖然一些道觀經過歲月的磨礪已經破敗,但迄今仍保存有27座道觀和100多處宮、殿、院、壇、閣,如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華街、玄天太素宮,香爐峰、小壺天、玉虛宮等等。
  • 五台山歷史悠久,歷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台山者,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中使香藥,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幫繼供,不可悉記矣。」

  • 黃昏時分,是山下漁梁洲最喧鬧的時候。漁夫爭相渡河、村民趕著回村。他總是乘一小舟,駛向山中最幽深迷濛處。他望著山色樹影,倍感寂寥,卻體驗到古代隱士獨處清修的境界。他用詩筆記錄下夜歸時的感悟,成就了他的佳作——《夜歸鹿門歌》。
  • 1939年,李香蘭於兵庫縣西宮市開演唱會。(公有領域)
    中國人對她寄予了深厚的感情。面對著自己的祖國對自己的養育之國的侵略,李香蘭非常愧疚,她再也沒有勇氣公開她的日本人的身分了。
  • 趙苞為保全國家而捨棄母親,吳起為取得魯君信任而殺了妻子。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你去過西湖嗎?你知道遊覽西湖的最佳視角和路線嗎?中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送來了一份來自一千多年前的遊湖攻略。
  • 卓敬黑夜迷路而騎虎回家,秦西巴因不忍心而放走小鹿。
  • 齊景公想藉由祭祀求神,消除彗星將帶來的災禍;竇儼觀察星象,推知五星聚奎將天下太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