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視名氣如浮雲 黃碧如默默耕耘音樂道路
溫婉純熟的唱腔,曾在新唐人亞太電視台舉辦的演唱會中以一曲台灣民謠「搖嬰仔歌」而深受觀眾喜愛的聲樂家黃碧如,出生於台中縣的醫生世家,從小因濃厚的興趣與天賦,在啟蒙老師劉淑英的栽培下,逐漸嶄露其優異的音樂才華,中學時期即在台灣區獨唱比賽中,獲得音樂的獎項無數。進入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受到早期音樂家如申學庸、曾道雄、唐鎮、李靜美等師資的栽培,對日後黃碧如在個人聲樂的追求與本土音樂的教學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國爭光的故事
黃碧如以其在音樂上獨特的造詣,多次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韓國、泰國、香港、日本等地演出。她談起自己前往日本演唱的一段因緣說,在美國北德州州立大學讀碩士期間,為了給自己和孩子留下一些音樂紀錄,曾收錄二十二首中國民謠在「姑娘生來愛唱歌」的光碟中。
黃碧如為了給自己和孩子留下一些音樂紀錄,曾收錄二十二首中國民謠在「姑娘生來愛唱歌」的光碟中。音樂表現中國各省民謠唱腔。
在這片光碟中充分展現黃碧如早期為學練中國各省民謠唱腔所下的功夫與成果。光碟中的音樂表現以揣摩中國各省民謠唱腔,或是婉轉輕巧、或是韻味繚繞,或是豪氣奔放,聽來令人動容。而這些紀錄也牽起黃碧如一段前往日本演唱的緣分。
一位兒時生長於台灣的日本外交官的夫人,在一次機會中聽到黃碧如「姑娘生來愛唱歌」那張光碟的聲音後,深受感動,於2005年將她引薦到日本東京西本願寺演唱。
西本願寺建立於明治時代,寺院擁有一座明治時代就有的巨大的管風琴,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顯得相當特殊,寺院有其傳統與對藝術上的嚴格要求,在文憑的要求上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沒有顯赫音樂地位的黃碧如被推薦前往演唱時,在西本願寺引起很大的爭議,指揮擔負極大的壓力。黃碧如說:「那次的演唱除了獨唱外,還與150人合唱日本佛教歌曲,在演唱會結束後平息了許多質疑的聲音,同時還得到他們的肯定與禮遇,算是為國爭光了。」
對在地音樂的使命感
黃碧如對台灣在地的音樂生態有一份使命感,目前共指導台中市十一個合唱團體。談到為何要教合唱團?她說:「多年前曾是台中市教師合唱團的指導老師,經常受邀擔任音樂比賽的評審,當時看到台上的老師不會指揮,心想這樣孩子如何看得懂?台灣的音樂教育有問題。」於是將時間投入許多地方的音樂團體。與他同期的同學許多皆任教於大學,不能理解她為何要教這麼多合唱團?她卻覺得,就是不好才要教呀!就是這一份單純與真誠,黃碧如投身合唱團音樂教學,20年如一日。
指揮台中市真善美合唱團練唱。
黃碧如將許多時間投入地方音樂團體的經營上。
一直默默帶領民間合唱團將近二十年,培養無數音樂人才,黃碧如給國內音樂環境下了一個非常正面的評語:「台灣這幾年在音樂教學方面已經是很成熟,技巧表現也很成熟。很多國外回來的老師都教得很好,比國外的老師都教得好,台灣這裡教出去的學生他們都很誇讚,其實可以不必送出去國外學了,只是台灣人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默默帶領民間合唱團長達近二十年,培養與造就無數的音樂人才的聲樂家黃碧如,目前共指導台中市十一個合唱團體,對台灣在地的音樂生態有一份使命感。
黃碧如擔任真善美合唱團指揮演出現場。(黃碧如提供)
黃碧如擔任台中市雅音與音樂美學合唱團演出現場。(黃碧如提供)
琵琶行中談老二哲學
也因為有這麼多機會教導地方的合唱團體,黃碧如在中國歌曲的鍛鍊也漸漸更上一層樓。2006年5月受台中市國樂團邀請在中山堂演唱一曲「琵琶行」,長達三十分鐘的演唱,在音高與咬字的表現上難度極高,黃碧如純熟的技巧與長年舞台的經驗,演出博得熱烈迴響。
2006年5月受台中市國樂團邀請,在中山堂「詩與歌」的演唱會中演唱一曲「琵琶行」,長達三十分鐘的歌曲,在音高與咬字的表現呈現空前的難度,但是純熟的技巧與長年舞台的經驗,使得演出受到極大迴響。
樂團指揮現任台中教育大學的林月里教授在會後感動的說,未能及時發掘這樣的聲樂人才感到一絲的遺憾;黃碧如的音色美,高音表現非常清澈、穿透力很強,對歌曲的詮釋很細膩,詩句本身的意境經由黃碧如的再詮釋,就像在訴說一個故事,非常的動聽。
同時因為曲意本身的變化很大,尤其在後段呈現琵琶歌女悲切的表情時,現場只聽到琵琶聲緊追著演唱者快步前行,那樣的意境是相當難忘的,其實也充分展現了黃碧如個人的演唱功力。這次「詩與歌」的演唱會座無虛席,黃碧如又驚又喜地發現,原來台灣欣賞國樂的人口這麼多。
走過音樂家的歲月,名氣對黃碧如是一段生命成長過程中的焠煉,「老二哲學」是黃碧如現在的生活方式。擁有誰也帶不走的實力,使得黃碧如視名氣如浮雲,她說:「因為曾經受過傷,名氣對我來說是一種累贅,我有很多學生都開了很多演唱會,至於我自己,人家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沒有關係。」
*****
畢業巡迴演唱 初識中文歌曲內涵
在校主修聲樂西樂組的黃碧如,談起從西文的唱腔轉到中文唱腔的一段心路歷程她說:「大學畢業時的巡迴演唱,每個人都被要求要表演一首中文歌曲,我選了『燕子』,因為這首歌比較短,但是短並不表示比較簡單,我也是從學習那首歌的機緣開始,對中文歌曲唱腔的難度與內涵的詮釋有了初步的認識。」
黃碧如提到,中文與外文唱法最大的不同在於咬字,唱義大利拉丁語系只要是把啊依嗚耶喔的音唱出來就可以了,可是中文的唱腔確有相對的難度,因為美聲唱法為了要把音高唱好,就會忽略咬字,就是沒辦法把音唱清楚;在中文裡,國語相對容易,但是台語有八音,客語有十三音,若是在發音嘴型無法和音高配合,要是沒有功力,就根本唱不了那麼高。
一般人唱到一和ㄟ因為口形的關係,就沒有辦法把音唱到那個位置,其實就是共鳴的位置而已。共鳴的位置區分為胸腔音區、口腔共鳴、臉面共鳴、鼻腔共鳴、頭腔共鳴,頭腔共鳴又分第一共鳴區與第二共鳴區,要把音推那麼高,再說清楚一點,其實跟口形是不太有關係的。
*****
上台一千次就不緊張了
戲劇女高音黃碧如的音域寬廣,參加過無數的戲劇演出,擁有絕佳的肺活量,曾在「波西米亜」、「蝴蝶夫人」、「費加洛婚禮」、「馬太受難曲」、韓德爾「彌賽亞」、孟德爾頌「以利亞」等等戲曲中演出,音色嘹亮,深具音樂性。
黃碧如提到有一次在新民商工演唱會後,有人問她為什麼在演唱「茶花女-詠歎調」之後,還能接著唱「搖嬰仔歌」這樣輕柔纖細的歌曲,她說,戲劇表演就是這樣,躺著也必須能唱呀。長期經驗的累積,使得她面對即使是五千人的表演廳,也不需使用麥克風。黃碧如認為,使用麥克風對聲樂家是一種侮辱。
有很多人問黃碧如說,為什麼演唱都不會緊張,她說:「怎麼會不緊張,只要你上台一千次就不緊張了。」她覺得勤快就是成功的秘訣。黃碧如說,我做的事情比別人多,自然就比別人多會一些了。
*****
將台灣歌曲帶到全世界
黃碧如在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音樂晚會演出的兩首歌,第一首中土情懷,描述中國傳統文化顛峰的大唐時期人民的生活「日出而起日落息,春賞桃花秋看菊,男耕女織童子樂,積德行善曉因果,君子謙謙重仁義,敬天知命古今曉」,對中國民謠唱腔有許多研究的的黃碧如來說,因為曾下過苦功夫,在王麗淇的鋼琴以及曾榮獲台灣省青少年組二胡演奏比賽冠軍的王鼎元的伴奏下,款款唱出中土情懷的故事,音色清晰,餘韻繞樑,風格獨具。
在王麗淇的鋼琴以及曾榮獲台灣省青少年組二胡演奏比賽冠軍的王鼎元的伴奏下,款款唱出描述中國大唐時期人民生活的故事,音色清晰,餘韻繞樑,風格獨具。
黃碧如在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音樂晚會演唱「中土情懷」。
另外令觀眾激賞的「搖嬰仔歌」,在中山堂非專業演唱廳的條件下,曲風本身在表現技巧上是充滿難度的,而在國內豎琴演奏好手邱綺悅清脆悠揚的伴奏聲中,卻將這首屬於台灣人的搖籃曲「搖嬰仔歌」,再一次表現地絲絲入扣,令人回味,實屬功力的展現。
邱綺悅擔任黃碧如演唱「搖嬰仔歌」歌曲時的豎琴伴奏。
黃碧如說,因為希望在演唱中,同時呈現中國和台灣的東西,所以選擇這首已進入世界十大搖籃曲的「搖嬰仔歌」。希望透過新唐人的轉播,讓在國外的華人也能聽到,她說:「我們要一起在國際這一塊推動,要給台灣人多一點。」@*(//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