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76)
第九章 我的大學
五、“知識混子”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因為我不喜歡所學專業,所以大學的頭兩年裡學習成績一直都不怎麼好。同時,蘇聯解體對我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從蘇聯解體到一九九四年,整整三年時間裡我都鬱鬱寡歡。那三年就成了我三十二年生活中最灰暗、最苦悶的一段經歷。
自從高中以後,我的數學成績一直都很不好。一九九一年高考時,數學題目非常簡單,我們高中那個班上有二、三十個同學數學分數在一百分以上(【注】當時高考數學滿分為一百二十分),其余的也多是八、九十分,惟獨我的數學成績是七十二分,為全班倒數第二。所以報志願時我一直試圖避開數學,誰知到了Z大學才知道,學國際金融專業,數學還是最重要的基礎課。當我領回厚厚的微積分教材時,心裡不禁暗暗叫苦,心想這下可完了,哪壺不開偏要提哪壺。
果然,盡管我非常努力地想聽懂微積分課,很認真地做筆記,但依舊覺得聽老師講課,就如同聽天書一般。每天微積分老師一開口,我就忍不住犯困,哈欠連天,不一會就沉沉入夢鄉,下課鈴一響才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喝濃茶、喝咖啡、晚上早早睡覺,什麼辦法都用了,一個也不奏效。即便是偶爾不睡覺,我也是傻坐在那裡,茫然不知所措,根本弄不懂老師在說什麼。那一年期末考試,我的數學得了個“8”分,創了學校的歷史記錄。以前學校裡有考試舞弊或者拒考以0分論處的,惟獨沒有考個位數的。其實這“8”分都不是做出來的,而是靠選擇題蒙的。可以說,直到現在我的高等數學知識都等於零。
後來,開學補考時,我自忖不可能考過去,就找了一個跟我長得多少有點像的同學,請他代我考試,算是蒙混過關了。到了下半學期,我逐漸想出了一點取悅於老師的竅門,作業雖然是抄的,但我抄得工工整整;隨堂測驗時,我由低到高挨著不同水平的同學坐,抄人家的,結果分數從二十多分,上升到了四十多分,再到六十多分,最後達到七八十分。那個數學老師不明就裡,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稱讚我學習認真,進步大。到那年期末考試,我又請了一個老鄉幫忙替我考試,結果那小伙子考得也不怎麼樣,只考了三十六分。走運的是,那次考試題目偏難,老師準備加分,又念及我學習“認真努力”,就弄了個奇怪的公式:三十六開根號再乘以十,撈到了六十分,這樣我的微積分才算過關了。大二學習線形代數,好在我高中時這一塊學的還湊合,考試時連抄人家的帶自己做,也算蒙了個整六十分。到了大四,又學經濟預測與決策,大量用到微積分與線形代數。此時我已經學油了,上課坐到第一排給老師留下好印象,一下課就給老師遞煙,順便問兩個問題。這麼一來二往跟老師混熟了,後來考試結束以後,第一次來通知說班上有四個人不及格,有我一個;等正式通知下來,班上卻只有三個不及格,少了我。在大學四年中有過兩次不及格的我心裡直慶幸:幸虧當時給老師印象留的好,否則,學位証就危險了(【注】按照Z大學的規定,累計有三門功課不及格就沒有學位証,我在大學一年級時有微積分和工業會計兩門不及格,再加一門就拿不到學位証書了)。
大學裡學數學的辛苦,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一直到上班多少年以後,還經常夢到自己又要考數學,在夢裡還著急:不是已經畢業了嗎,怎麼還要考數學呢?一著急,就醒過來了,一看原來是場噩夢,這才又放心地睡了。
除了令人恐懼的數學,還有討厭的珠算。那時大學開課真是莫名其妙,明明有計算器這種新工具,又快又準卻不用,幹嗎要用珠算這種老掉牙的東西?大學畢業快十年了,我雖然一直在財經部門工作,但工作中一次都沒有用過珠算。當時我右手食指恰好長了一個神經纖維瘤,右手活動不是很方便,就開了個証明,緩考。到了大學四年級,不過珠算就拿不到畢業証,我就又找了個老鄉替我考試。好在時間隔的太長了,那個珠算老師都不認識我了,愣是沒看出來,於是輕鬆過關。
我所上的是國際金融專業,那時還不叫專業,叫專門化。這個專業對英語要求很嚴格,一般要求學生大學二年級之前就要過四級,畢業前過六級。我上初、高中時,自己想學俄語,無奈沒有開俄語課的學校,只好上了英語。太谷縣的各個中學裡,英語課程中既沒有口語,也沒有聽力;而且初中學英語音標時,老師的英語發音不準,帶著很強的太谷口音,教得我滿口結結巴巴的“太谷英語”。到了大學裡,老師則按照大城市的英語教學進度,一上來就要講口語、聽聽力。本來入學摸底考試時我的英語成績還是八十多分,在班上不算低,但口語和聽力卻把我給難住了。上英語第一課,老師就讓大家用英語做自我介紹,我憋得滿臉通紅,講出來的都是帶有太谷方言音調的古怪發音,弄得好多同學忍不住捂著嘴笑。本來我就厭煩財經類學校,此時更覺得自己是“倒霉”了,也就不願意學英語。結果到了大學二年級英語四級沒通過,又被從涉外專業分流到金融專業,不過繼續跟著國際金融班上。當時還覺得挺難過,現在想想,也沒什麼了不起。分流之後,我努力了一個學期,結果當年四級就過了,但六級我是不想再考了。
上財經專業本來就非我所願。我母親以前擔任單位會計,每天看到她伏案工作到深夜,填寫密密麻麻的表格時,我就對財經這個行當非常的不喜歡。我所上的Z大學根本就不是我以前所想象的大學那樣,“依山傍水、古木參天,掩映著紅牆綠瓦的教室”;這所大學面積狹小,從東到西走三五分鐘就到頭了,從南到北要稍微長一些,也只需要十幾分鐘。在狹小的校園內,一棟挨一棟擠滿了破舊的蘇式簡易房屋。學校最大的綠地就是位於圖書館旁邊的“思園”,裡面有一尊陳毅元帥的半身像(【注】Z大學前身為中原大學,是陳毅創辦的)。“思園”的面積不過幾個籃球場那麼大,到了夏天的晚上,裡面談戀愛的情侶的密度可以達到每平方米一對,從裡面經過時稍微不注意就會踩著地上坐著、躺著的鴛鴦們,令人不禁想起一首古詞:“爭渡,爭渡,驚起一片鷗鷺。”
不僅如此,我還發現這所大學裡沒有真正嚴謹的學風和學術氣息,也沒有真正的經濟科學。我認為這是中國社會科學的通病:沒有真正的獨立的科學見解,一切學術觀點都是圍繞當政者的需要,只是給當權者的政策做注腳。一旦上邊有了什麼新想法,都可以找來幾個“專家”來進行所謂的“科學論証”;所謂的“專家”和“學者”們,則對上層的意圖亦步亦趨,隨時準備推翻自己原來的見解。有些人昨天還在信誓旦旦地說計劃經濟無比優越,今天就可以同樣堅定不移地說除了市場經濟就沒有出路。
大學裡的一些教師,每天也忙著出書。但是很多人出書並不是為了搞學術交流或者思想的碰撞,而僅僅是為了騙錢、騙吆喝。每當某些老師準備搞“科研”時,就找一批學生到圖書館裡先瘋狂地復印資料,再找幾個人抄寫。從張三的觀點裡剽竊幾句,又從李四的文章裡摘錄幾行,七拼八湊,一個新課題、新觀點、新專著就誕生了!正可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就是這樣,整個大學裡一天到晚散發著功利主義的銅臭,充斥著偽“知識分子”們發財心切的浮躁,霸佔著課堂的是偽知識、偽科學。面對如此烏煙瘴氣的學校以及自己深惡痛絕的專業,我灰心喪氣、天天逃課。特別是大學二年級那個美國來的外教,我自始至終都沒見過她一面,連考試都沒參加。後來考試時她還納悶地問,不是班上有一個叫 “GUOYA”的學生嗎?怎麼沒見過?幸虧外教成績屬於英語成績的一部分,英語一過四級就沖掉了,我沒參加考試也只是少記了幾個學分罷了。此外,我甚至還一度產生過退學重新參加高考的想法。後來一個高年級的女同學提醒了我,她說:即使重新考上你所認為理想的大學,結果也未必不是這樣,“天下烏鴉一般黑”,除了又浪費兩年工夫沒什麼用,你最好還是受著吧。我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又想起高考還要考那令我恐懼的數學,也就死了這條心,安心做一名“知識混子”。(待續)(//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