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秀亭/鹿野報導〕龍田國小師生與社區民眾趁著昨天植樹節,齊力在校園內種下四百七十多株賊仔樹、高士佛澤蘭等食草及蜜源植物,並由學生認養自己種下的樹苗,準備將龍田國小打造成蝴蝶生態校園。
為讓校園環境更適合蝴蝶棲息、生長,學生就近觀察蝴蝶生態,龍田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媽媽昨天一早帶著林務局提供的賊仔樹、魚木、烏心石、高士佛澤蘭、馬櫻丹等四百七十二株食草及蜜源樹苗,在龍田國小楓香步道準備就緒。
協會理事長邱鈺真簡單講解後,一百多位學生兵分三路,由社區媽媽及老師們領隊,在校園內挖土埋樹苗,每位學生認養四株,有下田經驗的小朋友兩三下就將樹苗埋入土中,有些學生卻怎麼也抓不著要領,急得在旁指導的社區媽媽乾脆下場「救樹」。
協會總幹事蔡明霖表示,龍田國小近年來結合社區資源,設計地方特色課程,為了營造龍田蝴蝶村,讓小朋友進一步認識蝴蝶生態,直接在校園內廣植食草、蜜源植物,營造蝴蝶居住環境,小朋友也藉此親身參與復育活動,貼近大自然,待開花結果後,龍田國小將變成一座名副其實的蝴蝶校園,學生們也可在滿是蝴蝶的校園內上課。
校長林華貴表示,這幾年來配合社區進行復育,已逐漸吸引紫斑蝶、青斑蝶等蝴蝶現身,今年再將原有植樹範圍擴大,分成三大區,希望學生從中學會園區及生態的維護。
——————————————————————————–
蝴蝶駐足花間採蜜畫面不時出現在龍田社區中。// 自由時報
龍田蝴蝶村 今年進行標放
蝴蝶駐足花間採蜜畫面不時出現在龍田社區中。(記者王秀亭攝)
龍田社區裡多戶蝴蝶花園家門口標有特製的蝴蝶意象。(記者王秀亭攝)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營造「龍田蝴蝶村」多年,社區內大小蝴蝶花園已近三十座,在復育棲息環境有成之際,今年將進行蝴蝶調查、標放,進一步了解龍田地區的蝴蝶環境。
漫步在龍田村街道上,蝴蝶飛舞畫面一年四季不間斷,由社區民眾組成的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多年來在住家附近植栽食草、蜜源植物,營造蝴蝶成長環境,並舉辦各種教育活動,推廣蝴蝶保育有成,成為到鹿野鄉看飛行傘遨遊天際之外的另一去處。
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總幹事李萬枝表示,由於上一次龍田蝴蝶生態調查已是四年前,隨著社區的蝴蝶花園增加及繁殖,蝴蝶數量與遷徙、定居情況勢必有所不同,因此,今年計畫進行蝴蝶調查及標放作業。
李萬枝說,首先會在社區開課,徵詢及培訓有意願協助調查的社區民眾,平均一個月調查一次,不僅是龍田街道、蝴蝶花園,到茶改場鄰近步道都在調查之列。
此外,由於蝴蝶遷徙過程相關資料尚未完備,協會今年亦會對過境蝴蝶進行標放,希望藉此了解各種蝴蝶的流動狀況,讓龍田地區的蝴蝶生態調查更加完善。
龍田社區裡多戶蝴蝶花園家門口標有特製的蝴蝶意象。// 自由時報
——————————————————————————–
生物百態 蔡老師 照得住
東河國小老師蔡文川生態攝影展今天在校揭幕,圖為蔡文川的攝影作品。// 自由時報
東河國小老師蔡文川生態攝影展今天在校揭幕,圖為蔡文川的攝影作品。(記者黃明堂翻攝)
記者黃明堂/專訪
東河國小老師蔡文川熱中生態攝影,十六年來以鏡頭獵捕鳥、蛇、蟲、魚,親近原野,讓他從門外漢變成了生態田調專家,今天起將在校內展出呈現台東豐富的自然樣貌。
蔡文川來自高雄,十六年前一踏入教育界就被分發到泰源盆地的北源國小,封閉式的環境,環顧四周除了山外還是山,但他很快適應遠離大都會的生活,並將自己融入自然,比很多台東人更了解台東的環境。
蔡文川說,當初在北源任教時的校長董華澤是鳥友,也熱愛攝影,他跟著校長走入森林,從賞鳥入門,進入豐富多元的生態世界,連原本最害怕的蛇,都成了鏡頭前的常客。
十一年前從山裡調到山外,從北源走到目前任教的東河國小,依然從事生態攝影及調查,而且還擴及範圍到整個台東縣,多次應台東林管處及國科會委託從事田野調查,並出版成書。
發源於泰源盆地的馬武窟溪,在東河國小附近出海,這條溪從上游走到下游,裡頭的魚、蝦、蟹之豐富,蔡文川讚嘆不已,但也發現原有的優勢魚種菊池氏細鯽,被人為放流的魚種威脅,數量有衰減現象,他特別提醒相關單位正視外來種侵害本土種的生態問題。
蔡文川從大自然獲得的生態知識,也成了課堂上傳授學生的豐富教材,以他個人實際接觸的經驗編寫教案,讓當地的孩子學著觀察自己生長的環境,教他們懂得尊重每一樣生物的生存權。
今天起到三十日止,蔡文川將在校內圖書室展出生態攝影作品四十幅,包括台東地區魚類、兩棲類與昆蟲的生動百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