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日電)如何防止台灣金融負責人惡意掏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表示,只有破除「銀行不能倒」神話,讓經營不善的銀行接受市場的「鞭笞」才能終止。他強調,對於無可救藥的銀行,就讓它安樂死。
陳添枝今天下午出席由財團法人范馨香法學基金會、工商時報主辦「防範金融風暴座談會」,對為何金融掏空事件不斷提出看法。
陳添枝表示,台灣金融機構不斷發生掏空事件,主要是銀行不能倒神話及公司治理出了問題,政府因為害怕銀行倒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無法收拾,因此一般都「概括承受」找重建基金及存保公司接管。
但在此情況下,存戶可能因貪圖較高的利息,明知銀行經營不善仍勇於存款,反而失去市場該有的處罰及糾正功能。
要防止金融掏空事件,陳添枝認為一定要先破除「銀行不能倒」神話,市場機制最重要就是要讓它會倒,並讓經營績效差的銀行暴露在存戶和投資人眼前,接受市場的「鞭笞」,一旦經營差到某一個點,就要強迫離開市場,這樣才會有好的市場機制。
陳添枝表示,市場運作的基本原理是「去蕪存菁」,也就是要使後段班的企業在市場的洪流中快速消失,若後段班不力爭上游,就應被合併或停業。
陳添枝指出,目前台灣金融市場最大的病徵就是後段班缺乏退場的誘因和壓力,其實,經營不善的機構經適當隔離後,即使倒閉也不會造成系統性危機,他強調,對於無可救藥的銀行,就讓它安樂死吧。
至於在公司治理方面,陳添枝以過去經驗,認為這條路是不太有希望的。
他表示,因為其他董事知道的東西多,造成資訊不對稱,第二就算給獨立董事很大權力,他一天到晚反對,除了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物外,也無法改變太多。政府想要從強化獨立董事功能來改善,這個想法太過一廂情願。
陳添枝認為,政府應該致力建立評鑑考核機制,讓公司治理資訊能充分揭露,投資人自然會決定給賞或給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