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出售爵位醜聞 布萊爾已難名留青史
【大紀元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特稿)英國工黨涉嫌接受富商政治貸款,以提供爵位回贈的醜聞案在政壇捲起狂風巨浪,首相布萊爾二度被警方約談,不僅個人名譽掃地,也危及五月工黨在地方選舉的選情。儘管要求布萊爾下台的聲浪加劇,但他堅持不願提前交棒,這位走在鋼索上的領導人,已難為執政生涯劃下圓滿句點。
布萊爾最被工黨稱道的政治成就之一,就是他連續三次在大選中帶領工黨獲勝,但執政近十年來,布萊爾人氣已去,多項改革千瘡百孔,何時去職的戲碼歹戲拖棚,不僅令準備繼位的財政大臣布朗隱忍難耐,保守黨黨魁卡麥隆甚至在國會殿堂羞辱他,認清自己領導權已萎縮,主政之日「來日無多」的事實,為國家利益應儘早下台。
二零零零年英國國會為有效管理各政黨在選舉期間的經費支出及接受政治貸款,通過「2000年政黨、選舉及公投法案(Political Parties, Elections andReferendums Act 2000簡稱PPERA)」,立場獨立的選舉委員會同年成立,成立宗旨在提高英國民眾對民主過程的信心,同時積極投入參與選舉。
二零零五年大選期間,財務困窘的工黨涉嫌秘密接受多位富商共一千四十萬英鎊(約新台幣九億一千萬元)的政治貸款,並由布萊爾的募款大將李威勳爵統籌運作,為捐款人爭取爵位提名,不料爵位審核小組未通過,出售爵位的醜聞曝光,並遭蘇格蘭國家黨(ScottishNationalist Party)國會議員麥克尼爾Angus MacNeil檢舉,二零零六年三月由倫敦警察局副局長葉茨組成調查小組偵辦本案。
本案調查十個多月來,布萊爾的親信包括李威、重要助理特納被逮捕偵訊,他們除了涉嫌出售爵位,並被懷疑湮滅證據影響調查工作,首相府另一名政治秘書麥克特納也被訊問,案情隨時向上發展,首相府幕僚長鮑爾可能是下一波被約談的對象。
布萊爾去年十二月在首相府第一次以證人身分接受警方約談,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因為犯罪案件被約談的現任首相,今年二月一日在消息封鎖多日後,首相府對外公布元月二十六日布萊爾二度因爵位案接受警方約談,引起各界嘩然。
二月二日上午,布萊爾參加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廣播電台知名新聞節目「今日」現場訪問,原本計劃要談他的醫療改革計劃與成果,但訪談焦點全放在出售爵位醜聞案,他堅定表示絕對不會因為此案提前下台,他個人並不因為被約談感到「顏面無光」,也不會要求社會大眾給予他信任,待警方的調查工作結束,他將會公開對此事發表看法,相信司法能證明他的清白。
布萊爾多次以「壯志未酬」為由,不願輕易言退,他遲遲不公布具體的卸任時間,已造成政府運作面臨癱瘓,媒體長時間大篇幅對爵位醜聞案的負面報導,重挫工黨的印象,打擊政府與黨員的士氣,更嚴重的是,背叛在大選中投票支持的選民們的託付。
工黨前黨魁金諾克認為,出售爵位案損害英國政治的民主程序,震驚那些深信政府操守的民眾,這個傷害工黨得花上很長的時間才可能修復。
工黨主席、同時也是布萊爾密友的布利爾斯坦言,「當這樣的事持續進行數個月,它的確造成腐蝕性的傷害」;而有意爭取下屆副首相職務的憲政事務大臣哈曼也表示,選民對工黨的信任因爵位案被侵蝕。
英國媒體以導致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下台的「水門案」,形容工黨的出售爵位醜聞,暗指唐寧街企圖掩蓋事實真相,布萊爾能否在這場政治風暴全身而退,仍在未定之天,可以確定的是,他企圖為個人寫下執政光榮完結篇的美夢已經破滅,如何不成為工黨下屆大選敗選的罪人,布萊爾應該仔細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