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平撫228 邱若龍:學習原民豬事和解共生意涵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靜茹苗栗二十八日電)今年是豬年,而豬對原住民部落文化與信仰別具意義,研究原住民部落文化頗深的藝文家邱若龍說,豬在部落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部落間生存的核心信仰,在大家都想平撫二二八傷痛的今天,大家或許可學習原住民善用豬解決事情的智慧,更進一步融和族群間的「和解共生」。 邱若龍是台灣「霧社事件」歷史漫畫的創作者,也是「風中緋櫻」電視劇的美術指導,更是塞德克人的女婿,是一位研究原住民文化相當熱情與專業的漢人。

邱若龍說,熱衷原住民文化源於原住民朋友的熱情好客所致,漢人必須站在原住民的角度看待原住民文化,才能真正了解原住民,這是十分有趣且迷人的志業。

面對二二八,致力促進族群融合的邱若龍從研究原住民文化的經驗指出,原住民文化有負面也有優良的,而探究原住民的傳統生活形態與部落文化,應該回歸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思考,不能以現代的眼光來對待,否則難免令人啼笑皆非,格格不入,更抹煞了可以欣賞的古老智慧。

他說,如能以原住民的角度來理解原住民文化,更能讓人類在包容的立基上,更寬廣地思考整個台灣本土或台灣主流的價值。

豬年談豬,邱若龍表示,舉凡賠罪、婚禮、成年禮等,豬都具有很重要的代表性。其實,原住民吃豬肉的機會並不多,打獵打到了,才有可能吃肉,因此,殺豬而食對原住民來說,是相當慎重而可貴的事,而豬便成為部落裡時常可以「牽拖(連)」的動物。

他說,部落族人視分豬肉為要事,從分豬肉中可察覺族人間的親戚關係、遠近關係、朋友關係、沒有關係或關係生變等。

一般來說,邱若龍分析,只要有關係,殺豬就一定可分得豬肉,如未分得豬肉,即可能代表兩家族間已發生問題;就泰雅、賽德克來說,他們是比較屬於「共產」制度的民族,所以,打到的獵物大都會拿來分享,有的是「象徵性」意義的分享,不見得好吃,但都會把獵物分掉,不會獨吞。

或者,他說,族人會把豬血和一部份豬肉先煮一鍋湯,呼朋引伴到家裡來把它吃完,再把另一部份的豬肉用竹串串起來、用葉子包起來,讓朋友親戚帶回去。也因此,豬就這樣跟部落產生了如此重要的關係。

想當初,邱若龍表示,部落因戰事遷移,往往一兩頭豬就可換得一片地,甚至可換一件貝殼珠衣,這貝殼珠衣是獵人頭最多者所擁有,在部落裡可說珍貴難得。

邱若龍說,他與賽德克人結婚時,岳父只客氣地要親家殺一頭豬,可是幾年前,他的太魯閣原住民朋友的兒子娶妻,卻殺了三十幾頭豬。

所以,嚴格來說,他表示,不論過去或現在,豬在部落族人的心中是何其隆盛的事,豬所扮演和解共生的份量何其重要。

邱若龍告訴中央社記者,有的和解儀式是將小豬殺掉並都丟到河裡,順水流逝,代表著「恩怨就此江河流走作罷」。由此可見,原住民對豬的情有獨鍾,以及對豬的依賴,堪謂部落和解共生的憑藉,以及族人和解共生的信仰。

由於部落族人對豬的看重,以致擺平部落紛擾和舉辦重要慶典喜事,豬可說無役不與。

在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追尋二二八事件真相,以及政府努力平撫受難者傷痛之際,邱若龍語重心長地說,台灣這幾年因政治帶來的政黨衝突與族群衝突,不妨借鏡原住民部落族人和解共生的信仰,從原住民豬信仰的智慧裡得到些許啟示,或許就能在金豬年裡,諸事大吉!


「風中緋櫻」電視劇的美術指導邱若龍為台灣豬年所繪的「和解共生」圖,期許多元社會,族群間都能相互尊重與包容,和諧相處,沒有不可解的事。//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