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地區 新年紅包送禮人情消費吃不消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儘管中國農民收入連續多年穩步提高,但新年期間愈演愈烈的紅包送禮「人情消費」卻讓農民大感吃不消。
新華社報導,年近五十歲的劉振峰家在河北省滄州市農村,因為開支大,非常害怕過年。今年新年,他用於孝敬老人、壓歲錢的「人情消費」超過人民幣一千元,相當於全家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湖北省天門市的農民鄧國雄更是在新年前後收到了二十多份請柬。他掐指算來:一個人從出生三天、一個月、一年、十年都要赴宴送禮,接著是結婚生子,一直到去世做喪事。還有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學要請客,家裡蓋了新房也要請客。
近年來,一般農民深感「人情消費」的壓力,新春佳節用饋贈禮物來表達祝願,本身並無不妥之處。但如今的人情往來,就像一本人際交往書,學問深奧,名目繁多。
專家認為,農村地區「人情消費」愈演愈烈的原因,主要是虛榮心作祟。有些人盲目攀比,親朋好友之間,你送我一百元,我還你兩百元,人情消費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遼寧省東港市孤山鎮的農民呂慶周在當地一家製造廠當工人,每月收入大約一千兩百元。他說,自己所在的企業有五百多名工人,為了和領導搞好關係,逢年過節都要送禮,實際上成為變相的賄賂,「為以後能夠保住飯碗或謀個一官半職」。
呂慶周說,今年新年前後一個月裡,僅送這樣的禮錢就花了六百多元,加上平時的人情消費,去年一年下來起碼要花一千五百多元。
專家指出,為了找工作、承攬業務、甚至機關事業單位為了開展工作給關係單位送禮的,帶有功利色彩,已與人情無關,送禮者更看重的是禮背後隱藏的利。應盡快制止不當「人情消費」歪風在農村蔓延,倡導節儉、文明的新風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