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主要表現為長期水腫,血壓較高,合併貧血,尿中有蛋白、管型等。中醫辨證論治主要分以下幾型:
①水濕浸漬型:水腫明顯,面色蒼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悶、腹脹,小便不利,脈沉弦,苔薄舌胖等。有大量蛋白尿,血漿蛋白低。膽固醇升高,符合慢性腎炎腎病型。治療應宣肺健脾行水。採用下列藥物:麻黃9克,桑白皮30克,白朮15克,防風15克,防己15克,陳皮12克,雲苓皮30克,大腹皮15克,水煎服。
②脾腎虧虛型:水腫較輕,尿量不少,神疲乏力,頭暈耳鳴,腰酸腰痛,進食減少,腹瀉,舌淡苔薄,脈沉細,有大量蛋白尿,血漿蛋白低下。治療應溫腎利水,益氣健脾。可採用下方:紫蘇30克,黃芪30克,蒼白朮各9克,防已15克,雲苓皮30克,陳皮12克,赤小豆30克,熟附子9克,紫皮大蒜5枚,水煎服。
③上盛下虛型:頭暈頭痛,耳鳴目眩,水腫不著。腰酸,苔薄黃或薄白,脈細弦或弦數,血壓高持續為24.0—21.3/14.7—-12.0千帕。尿蛋白不多,有少量紅細跑,符合慢性腎炎高血壓型。治療應滋陰潛陽。採用下方:黃精30克,玄參15克,桑棍子30克,川芎9克,黃苓15克,炙龜板15克,知母12克,黃柏12克,青木香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假龍骨牡蠣各30克,水煎服。
文章來源: 1kooo-康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