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治法」–從黃帝內經的記載談起
【大紀元2月17日訊】想像古人沒有汽車、大廈、醫療設施,過著原始的生活,物質條件比露營還不好,又與猛獸搏鬥受傷,或不敵大自然風雨之侵襲而生病時,利用樹皮、青草、泥土包裹傷口治病的情形,此大概為「中醫外治」的緣起。
到了兩千年的戰國時代,中國醫術理論體系漸漸成形,記錄在黃帝內經這本書內。該書描述的十八種醫病法就是「中醫外治」的源起。黃帝內經一書中的素問篇提到「其民皆黑色踈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也就是用尖銳的石頭,當作治療工具(砭刺法),漸漸發展為用金屬小針代替砭石(針刺法),等到人類知道用火之後,又用火燒紅針具,再針刺患部(火針法)、,來治療痺痛與瘰癧,那時還有用青草莖刺激鼻腔使打噴嚏後,制止呃逆(俗稱的打嗝)的所謂草刺法。對於諱疾忌醫的病人用勸導開通法,相當於現代的心理諮商,還有病人氣亂(相當於現代的心理浮躁、沒有平安)時,用驚嚇法使之氣順,達到鎮靜安神的作用。該書還記載著所謂的「祝由法」,換成白話,也就是利用禱告,轉移病人注意力,減輕精神上的壓力。沒有任何醫療資源的情形下,按摩疼痛之處(按摩法),以緩解病痛,還有活動肢體配合呼吸以預防疾病的導引行氣法,以及按壓頸動脈以散熱的切推法。
又黃帝內經中的靈樞‧雜病篇裡,也提到用束縛四肢以治療痿厥(束悗法),所謂的暫時閉住口鼻憋氣以治療呃逆(閉氣法),尸厥(昏倒不省人事)用吹氣法,這相當於現代的CPR急救法。在靈樞‧經脈篇裡,也描寫著不同之病證,用不同之方法來治療:「陷下則灸之」(灸法),「病在骨,焠針藥熨」(熨法),治療因為「寒」而引起的口僻(口角歪斜),用馬膏、白酒、桂枝末敷患處(藥敷法),脾風(心裡煩,囈語)要用藥浴法(該法在日本為男湯、女湯的溫泉浴,類似台灣的水療、藥蒸汽浴等)。還記載著一種桑鉤法,目前已不用。
到了東漢,張仲景所寫的傷寒論及金匱要略兩本書中,除了記載前人所用的外治法外,還加入了「納藥鼻中」的塞鼻法,以及治療陽明病,津液內竭,導致大便秘結的灌腸法(導法)。
漸漸的許多外用膏藥的具體製、用法,就被記錄下來傳給後人,到了晉朝,葛洪所著作的肘後備急方即有詳細記載,他還用狂犬的腦,外敷傷口,以治療狂犬病,是現代免疫學的先驅。還有竹管導尿法,即使在現代的環境下,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遠地區,仍很肯定此法之簡單易行。
唐朝孫思邈寫的千金要方中有1200首醫方是外治方,外治法有50多種之多,他認為小孩子「少小身體壯熱,不能服藥」,所以有 22種外治法及190首外治方,是針對小兒科之病痛而寫的。面病中有關防皺、除斑、袪痣之面膏、面藥也有詳細的記載,此相當於現代的美容。還有佩戴香囊,以及燒香料,煙薰房間的描寫,相當於今天的芳香療法。
外治法開始形成其獨立的理論是在宋朝,聖濟總錄一書中,記載的敷塗方,就有200多首之多,膏藥方也有38首,薰洗方38首,藥餅方7首,煙薰方4首,蔥熨方1首,並探討了膏的作用,乃是消除皮膚蘊蓄之氣,而熨的功能是資火氣以熨寒結。
到了明朝,外治法的內容更豐富了,陳實功所編寫的外科正宗,即記載了火針、刀針、灸、浸洗、膏貼、腐蝕(相當於今日流傳民間的點痣法)、敷塗、煙薰等方法,而敷藥如意金黃散、生肌玉紅膏、冰硼散尚沿用至今。但是要到了清朝的吳尚先,親身實踐,外治法才形成了較完整、有系統的外治體系。
文章來源: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