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二日電)行政院國科會結合教育部資源推動「跨領域科技教育平台」計畫,研發即時互動式協同教學系統,兩年來已有二十九校加入,並建置三十五間遠距教學教室,今天舉行成果發表會,並宣佈希望到年底參與學校增為五十校,使參與學校佔所有大學比例從約二成增為超過三成。
負責這項計畫教學實驗室與展示中心的台大應用力學所教學兼奈米機電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沈弘俊表示,計畫針對台灣高科技人才缺口每年約六千到一萬人,希望透過研究型大學協助教學型大學,培育國家亟需的人才,兩年來先針對奈米科技、平面顯示器、生物醫學工程三項高科技培育產業急需的人才,未來將視國家經費擴及培育通信、數位內容、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人才。
這項計畫主要做e-learning電子化學習、hands-on動手做兩項研發,前者包括遠距教學、數位教材、網路平台,後者包括展示實體中心,提供師生動手做的參觀訪問。
從二00四年三月開始執行的這項計畫,九十四學年度開始開課,累計到剛結束的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共有二十九校的三十九個系所加入,包括海洋、淡江、義守、陽明、宜蘭、虎尾科技、清雲科技、聖約翰科技等大學與東南技術學院,甚至到離島的澎湖科技大學、金門技術學院,並建置了三十五間遠距教學教室,成功的整合並分享資源,形成緊密的數位教育網絡。
如今,計畫已發展出奈米、影像顯示、光機電、生醫等教材,還有內容生動活潑的電子書、實驗操作課程與互動式軟體教學課程,今年度在大專院校的正式學分課程中,共開授十二門跨領域相關的互動式遠距協同教學課程達三十六個學分數,計有一千四百七十五名學生受惠。
其中,即時互動式協同教學系統是所有參與者都可在網路平台上分享各領域精銳師資,也分享學者專家把關的跨領域數位教材,透過網路和視訊,優秀師資、良好教材都分享到台灣各地大學,縮短教學資源落差。
計畫也在台灣大學支援下,建置奈米生物科技走廊、影像顯示與光機電教學展示中心、生醫整合展示中心及醫學超音波實體中心等,提供學生遠距實習及觀摩機會,奈米生物科技走廊的原子力顯微鏡教學實驗室,更可使學生透過網路遠距操控儀器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