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經院論壇 為經濟政策建言
【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九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行「2008年新政府經濟政策論壇」,提出未來4至8年的經濟政策建議,包括社會福利政策應適度縮減,改以「補殘性」或「負所得稅」給弱勢者幫助;另外為彌補引進外勞影響台灣勞動者權利,可採拍賣外勞雇用權,企業出價高者得標,所得收入專款專用進行職業訓練。
中經院今天上午召開「2008年新政府經濟政策論壇」,由中經院董事長柯承恩擔任主持人,院長蕭代基提出引言報告,另邀請謝長廷及馬英九二位總統候選人的經濟政策幕僚,包括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吳榮義、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雲鵬、及立法委員李紀珠等4人參與討論。
蕭代基表示,中經院提出的報告,是針對未來4至8年政策規劃及推動方向建議,希望可以作為二組總統候選人陣營參考。
蕭代基指出,中經院的未來經濟政策主要基於二個理念,第一是政府要小而美,經濟環境要自由開放,政府最重要的功能為營造一個優質的生活與投資環境,做為廠商自由競爭與發展的基礎。
其次是認為良好的社會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增進社會資本不但可減少破壞性的衝突,更有助於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所需要做的是提升人的素質。
其中中經院對社會福利及外勞問題提出進一步建議,外界通常認為,在家庭功能逐漸式微下,政府以社會福利來補足,但這立意良好的社會福利,卻容易衍生各種後遺症,最明顯的是耗費極大成本,連施行程度相對低的美國,都發生嚴重的財政赤字,原本需要照顧的最弱勢者都不見得可以享受到真正的照顧。
中經院認為,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應適度縮減,以「補殘性」的福利政策為主,或可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勒和費利曼提議的「負所得稅」辦法來給予真正弱勢者得到直接而實質的幫助,設法讓社會福利制度負面作用減到最小。
其次,在勞工政策方面,中經院建議政策應鬆綁法令促進勞動市場更自由,在社會最關心的引進外勞問題而縮減國內就業者工作機會方面,中經院提出拍賣外勞雇用權作法。
據研擬這項建議的中經院研究員吳惠林表示,目前有30萬餘名外勞在台工作,對如何分配人數企業有很多意見,且相關的管理是由仲介公司負責,經常聽到管理問題,較好的方法是限額公開拍賣外勞雇用權,企業若有需要就投標,價高者得標,相關的收入則專款專用在台灣就業者的職業訓練,改善過去收取的外勞雇主就業安定費用不知做何用途的缺點。
吳惠林表示,這項建議可提升國內就業者技術水準,未來實施後外勞改由企業管理,但仲介業可能會消失,希望未來政府有魄力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