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如果你始終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一被稱之為「20世紀的瘟疫」則很難上你身。
致癌可能殺手一:生活方式不當
醫學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這個概念,就是要提醒人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
上海長征醫院腫瘤科主任王傑軍教授指出,抽煙、酗酒、經常熬夜吃夜宵、在街頭呼吸汽車尾氣甚至吸入在家炒菜時釋放出的油煙霧氣等等,都存在著致癌的可能性。總而言之,人類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變的可能,這種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
生活方式的改變的確可以改變癌症發生的概率,這是預防「生活方式癌」的最大動力。以女性惡性腫瘤的發生為例,解放初期上海市女性惡性腫瘤中排序第一的宮頸癌現在已降至第八位,醫學院在進行臨床教學時已很難找到活著的晚期宮頸癌的例子,只能給學生看資料照片,而過去極少見的乳腺癌現在卻排到了第一,這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女性癌症排序的最生動的例子。因為宮頸癌的發生與生孩子多、早婚等有關,而乳腺癌的發生則與營養過剩、哺乳過少有關。
致癌可能殺手二:外界環境污染
上海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李雁教授指出,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是僅由內因或外因引起,而是由多種因素,內外因交互、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外因主要是環境因素。腫瘤流行病學研究表明,90%以上的惡性腫瘤與環境有關。環境因素包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幾乎所有物質,如食物、水、空氣、藥物、化學物品、放射線以及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環境可分為生物、理化和社會環境三大部分,其中主要是化學物質。因此,有的專家指出,現今癌症發生率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量化學物品所造成的。
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密集、污染嚴重、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人們精神高度緊張,生活節奏加快,加重了精神上的負擔。同時人類生活在有眾多致癌因素的環境裏,致使有人患癌,而大多數人則終生不患癌。這說明人體自身的內在因素對癌症的發生與否起到重要的作用。通俗地說,突變的細胞就像「種子」,身體的內環境就像「土壤」。有了癌的種子,又有適合癌症細胞生長的土壤,加上外環境作為肥料,這樣的腫癌才得以生長。
致癌可能殺手三:化學物質氾濫
腫瘤醫院專家胡超蘇教授指出,目前已有研究發現,一些食品中含有的化學元素也能導致癌症發生。如進食醃制和黴變食物等,其中,二甲基亞硝胺、二乙基亞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亞硝胺都能在醃制的肉類與魚類、粗制的魚露中發現。此外,在陳蘿蔔乾、陳玉米麵、酸菜及某些黴變食品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發黴食品中除亞硝胺外還有黴菌毒素,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還與亞硝胺有協同致癌作用。專家還發現胃癌高發區的糧食與食品受黴菌污染嚴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檢出黴菌及其毒素。
根據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胃癌的發生也可能與好吃熏烤食品有關。因為食品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它可滲透至整個食品。熏烤過程中,蛋白質在高溫下,尤其在烤焦時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
致癌可能殺手四:飲食營養過剩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高脂肪會影響腸道菌群和某些膽酸與膽固醇的水準,而這些則可成為結腸癌的促進劑。飲食中脂肪攝入與大腸癌流行之間呈正比,脂肪攝入量高的人群大腸癌發病率明顯增高。上海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蔣家琨教授指出,現在飲食單一,白麵、大米,很少食用雜糧,使得人體熱量增加,也是癌的發生誘因之一。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有人在動物身上做過一些有趣的試驗。他們發現,限制小鼠飼料的攝入,即減少糖的攝入(減少熱量的供給),可以明顯地減少其癌腫的發生。在一些癌症患者中也有類似的發現。超重的人,某些癌也較易發生,如膽囊癌、子宮體癌的機會較其他人大大增加。
過量飲酒也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因素。過量飲酒與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直腸癌、乳腺癌的發病,有密切關係。對於口腔、咽喉部的癌腫來說,過量飲酒者的發病率比非過量飲酒者高出2倍以上。食管癌和酒的關係更為密切。
致癌可能殺手五:心理因素也可成誘因
科學家已經發現,眾多的環境因素與癌症的發病有關。與此同時,科學家們的研究還表明,心理因素同樣可以成為癌症的誘因。
有實驗證實:在情緒好時,大腦的情感中樞會分泌出一種有利於健康的「腦內啡肽」物質,這種物質既可鎮痛,又抗衰老,且能啟動免疫系統功能,抑制癌細胞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相反,在情緒不好時,會使腎上腺素皮質酮分泌增加,這種激素進入血液後,可損害人體免疫功能,引發正常細胞癌變。
美國一學者曾對8000名癌症病人進行調查,其大多數惡性腫瘤的臨床表現都發生在失望、孤獨和其他沉重打擊與精神壓力頻繁發生的時期。我國也有調查資料表明,許多癌症患者發病前半年有較大精神刺激,其比率超過50%以上。
心理因素為何能引起癌症的發生呢?上海心理諮詢中心張海音教授指出,根據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緒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影響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消滅功能。在健康人的體內,雖然正常細胞也存在著發生突變而成為癌細胞的可能,但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在這些細胞增殖之前,及時地將它們破壞和消滅。但是,如果人的情緒或其他心理因素長期不好,則會降低免疫功能,從而對癌細胞的肆虐束手無策。豁達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緒,對於預防癌症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致癌可能殺手六:通宵達旦熬夜
國外有研究指出,通宵工作者的正常作息被打亂,人體無法完全適應晝夜顛倒的生活,或會導致睡眠不足,因而令免疫系統受損,影響細胞分裂及DNA修補工作,減低人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世衛轄下的癌症研究小組已就相關研究完成分析,並計畫把通宵工作列為“可能致癌”因素,等同肌肉增強劑、紫外線輻射及柴油廢氣等已知的致癌物質。
初步研究顯示,紅色燈光對人體「褪黑素」釋放的影響較小。有專家就建議,做完通宵工作的人,最好找一間漆黑的房間睡覺,有助身體製造「褪黑素」。也有人研究服用“褪黑素”補充劑是否可行,但專家認為這種做法會影響身體機能。
上海相關腫瘤專家認為,此說法有一定道理,拋開裏面的科技含量不算,單純一個通宵熬夜就會讓人體力不支,打破正常生活節奏,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損害。在這種免疫比較低的情況下,一旦原癌基因被啟動或者抗癌基因丟失,人就會患上癌症。
提醒有的放矢預防癌症
肺癌:燒飯後讓油煙機再工作3分鐘女性近年來除了吸煙率提高、被動吸煙增多外,還有一個引發肺癌的因素是廚房內的油煙污染。建議家庭婦女下廚時要開足排油煙裝置通風,烹飪後再繼續排油煙3分鐘。
●肝癌:及時注射疫苗
及時接種乙肝疫苗,減少患病率,從而減少原發性肝癌;對有黃麴黴污染的食物如花生等,應學會仔細辨認並不食用;改善飲水條件,減少污染;儘量少飲酒,杜絕酗酒現象發生等。
●胃癌、腸癌、食管癌:不吃變質的食物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少吃鹹、醃、熏和黴製食品,少吃精製食品,多吃新鮮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保證每天食用量在400—500克左右,以補充體內足夠的粗纖維和維生素。積極治療便秘症,有便血等可疑症狀,要及早檢查。
●乳腺癌:定期進行乳腺自查
洗澡時要注意乳房大小是否對稱,是否有小結節,乳房的皮膚、位置有無變化,發現有可疑變化時,及時去醫院檢查;有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外傷史的女性,應定期到醫院檢查。
另外還有一些小細節,女性也要注意:授乳期的女性每次授乳時,儘可能多排出乳汁;青春期前節制脂肪及動物蛋白的攝入,適當增加體育活動,延緩性成熟,推遲初潮年齡;青春期避免拍攝胸部X線片;儘量避免高齡結婚和高齡生育;更年期時避免雌激素;更年期後控制熱量攝入;30歲後的女性應少飲酒或不飲酒,這些都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文/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