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華商銀標售專題報導系列之四(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二十二日電)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標下中華商銀,也使台灣四大外商銀行完成在台併購佈局,分行家數同步擴張,看似競爭又回到同一個起跑點,不過四家外銀併購過程大不同,恐成未來發揮綜效的關鍵。
由金融重建基金賠付474.88億元,匯豐銀標下中華銀,全台分行家數由目前的 8家,明年三月完成交割後,將變成47家,與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相近,一場外銀大戰儼然又回到新的起跑點。
外銀為突破分行據點太少的困境,去年起各自大展身手,由渣打銀行打頭陣,搶先於去年九月併購新竹商業銀行,接下來花旗銀行也併購華僑銀行,荷蘭銀行由中央存保手中標下台東企銀,紛紛於今年正式完成合併。
透過併購,外銀在台分行據點快速擴張,不過併購得標的資產品質不同,併購方式也不同,都是影響併購綜效的關鍵。
市場人士分析,分行家數不是關鍵,而是併購過程,是大吃小、還是小吃大。例如渣打以現金收購新竹商銀,成為外銀分行家數最多的「老大哥」,但合併後,渣打員工遠少於來自新竹商銀的員工數,「以小吃大」將面臨文化優勢銳減的挑戰。
12月15日渣打銀行產業公會舉行會員大會,以1500多票壓倒性多數通過罷工,將與資方進行實質協商,若無法達成協議,將於明年 2月行使罷工權,也將創下外銀在台罷工的首例。
市場人士表示,企業合併、本國銀嫁入外國銀,文化磨合為最大考驗之一,渣打銀今年 7月合併新竹商銀後,雖致力員工教育訓練、英語訓練等,協助原竹商銀員工能快速融入渣打的外商文化,不過面臨人數龐大的原竹商銀團隊,渣打原有文化優勢恐不再。
匯豐銀標下中華銀,同樣面臨渣打銀「以小吃大」的挑戰,此外,投標過程中,匯豐銀僅花一個星期對中華銀進行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 DD),是否對標得的中華銀資產、員工夠瞭解,也是一大問號。
市場人士表示,花旗銀收購華僑銀,花了一年時間慢慢看、慢慢談,光第一階段實地查核就花了一個月,看對眼才決定要買。
花旗銀主管舉例,評估併購僑銀時,發現僑銀的中小企業客戶群龐大,且客戶忠誠度非常高,對花旗的企業金融業務,價值很高,未來併購綜效也容易浮現。
中華銀員工約2000餘名,根據得標的交易協議,匯豐銀合併中華銀時,必須保留一半以上原中華銀員工。不願具名外銀主管指出,匯豐要如何讓這些員工熟悉匯豐講英文的主管、外商企業文化,將有一場硬仗。
四大外銀完成在台併購佈局,員工數、分行家數直逼其他本國銀行,可望替國內銀行市場注入一股新刺激能量。不過,外銀主管也坦承,企業文化不是說變就變,併購之後,至少需一年的時間磨合,屆時誰的綜效勝負將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