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雲飛:「文革惡之花」再度開放

冉雲飛

人氣 20

【大紀元12月19日訊】這幾年,各個大學乃至中小學,為了撈錢爭名,不惜變盡法子讓大款校友捐款,讓所謂的名校友重新在學校的紀念冊上「金榜題名」,人為地將校友分成三六九等,搞了許多醜陋的校慶表演。其嫌貧愛富的勢利眼作風,嚴重違背教育應當注重之人格陶育、自由平等的基本理念,敗壞了學校在人們心中應有之受人尊敬的地位,真是讓人齒冷。本來校慶是同學們懷念與回憶自己美好的青春歲月,體驗師生們久別重逢後的喜悅,增加畢業學生對母校認同感、歸宿感、自豪感的絕佳機會。但在中國,凡是參加過校慶的人,鮮有人沒看到過如上所說的醜陋表演的,現在要找一所學校所辦的乾淨的校慶已屬難得,所有的學校都加入這種醜陋表演而不以為恥,並在這種醜陋的表演中得意洋洋,且視為莫大的功績。

你以為現在中國學校的校慶已足夠無恥了,但中國現實社會中的無恥遠遠超過偉大小說家的想像力,讓他們卓越的想像力自愧不如。我常說,在中國,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你以大款和所謂有成就的校友為榮,我便以惡名滿天下的校友為榮,這樣更無恥的學校便是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北師大附中在九十年校慶中,自然少不了所有學校校慶都有的醜陋表演,但更絕的是,他能拿出一個其他學校都沒有的絕招,以便讓北師大附中遺臭萬年——在沒有做人底線和道德失范的人眼中,遺臭萬年與流芳百世並無什麼不同,因為從時間上看它們剛好相等——以邀光寵。北師大附中這個絕招,就是推出臭名昭著,死不認錯,從無一點懺悔意識的宋彬彬。

宋彬彬何許人也?一言以蔽之,一朵「文革惡之花」。沒經歷過血雨腥風文革的人大概並不知曉,她在文革可謂紅遍中國。她不僅開文攻武衛之先河,而且開打死自己所在學校校長老師之先例,更因此「血染的風采」而受到毛澤東於天安門城樓的接見,並欽賜其更名為「宋要武」。至此,其「不愛紅裝愛武裝」之血染的「風采」傳遍大江南北,成為紅衛兵打砸搶,以及進行派系鬥爭、人身傷害的楷模。因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於是「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文革死亡人數的確切數字,現在當然無法弄清,但死亡人數之眾多,可謂觸目驚心。我們不能說每一件血案都與宋彬彬有關,但宋彬彬如此榜樣,所起的教唆作用,是無論如何脫不了干係的。這樣血染的模範其在專制國家的普及功能,真是捷如閃電,迅如風雷,榜樣之颶風刮過,中國大地一派肅殺血腥之氣。

北京師大附中有九十年的歷史,也算一所名校,出了這樣的「校慶事件」,居然沒看到有該校校友出來譴責母校的醜行,實為曾讀書於此的北師大附中校友惜。作為你們的校友,林彪女兒林曉霖尚且知曉替父謝罪,但居然沒有人起來抗議學校這樣的醜行,殊令人不解。更加可氣的是,在所出的北師大校友名錄中,將宋彬彬與她帶領一幫人折磨至死的北師大附中副校長卞仲耘的照片放在一起。我要是卞家的家屬,要提出嚴重的抗議;我要是北師大附中的校友,要寫公開信對此提出強烈的批評。同時北師大附中當局在考量此事時,連尊重自己慘死的前同事卞仲耘老師的一點意願都沒有,這不僅不符人情之常,而且有縱容包庇邪惡之嫌。要是哪天「宋彬彬」們東山再起,慘死於他們棍棒刀槍之下的可能就是你。到時,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罪有應得」呢?這便是你樹立宋彬彬這樣的血染的模範,直接可能加諸己身的悲慘後果。如謂不信,我們拭目以待。

宋彬彬八十年代移居美國,拿到了博士,做出了些科研成就,這些理當肯定。但像宋彬彬這樣自稱捍衛毛澤東思想最烈,高喊共產主義口號入雲霄的人,卻知道急早到民主國家去撈取好處,這樣的選擇當然與其一貫有奶便是娘的實用主義一脈相承,並不讓人吃驚。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宋彬彬卻在自己提供給母校的簡介中裝出一副乾淨的樣子,只從1968年寫起,完全抹殺其所造成的血腥之罪惡。如此一來,她便用托馬斯全旋加三百六十度轉體,金蟬脫殼,立馬變成了受人尊敬的知名校友。一個人犯錯當然應該受到批評譴責,但犯了錯死不認錯,從無半點懺悔的表示,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不應該再度成為受人追棒的榜樣。我們可以承認宋彬彬在某些方面的成就,但我們必須讓更多的人知曉她在文革中的所作所為,否則難保北師大附中以及中國的其他學校,不再培養出像宋彬彬這樣臭名昭著的「血染的模範」。宋彬彬若想重新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與原諒,除了公開懺悔、承認事實並且道歉以外,別無他途。自己身居民主自由的美國,享儘自由民主的好處,卻想繼續把自己裝扮得乾淨體面,愚弄母國民眾乃至反對母國推行民主自由的海外中國人,包括像宋彬彬這樣的「文革惡之花」,不知尚有多少?研究文革及中國諸多災難的學人,應該有義務向人們公佈這一切真相。
  
2007年12月3日於成都急就

(轉自冉雲飛博客)(//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冉雲飛:把人當牲口管理的中國大學
冉雲飛博客:過去的海龜們
冉雲飛評:出版總署關於查禁書刊的規定
文軍:卞仲耘與宋彬彬-- 符號的意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