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9日訊】引言:需要拓展的概念
石油政治,本是國際政治學中的術語,亦稱為「油地緣政治」,特別指石油進口大國即發達工業國家與產油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與這種鬥爭相匹配,「石油武器」(如限產、提價、私礦國有化等)能更準確地替代「石油政治」本身[參見〈石油武器〉詞釋,許滌新主編《政治經濟學辭典》中冊P116,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但是,很少有分析家注意到一國石油危機出現後的國內相應政治狀況,如油價與勞資關係,又如石油作為特定產業的腐敗特徵,等等。
石油政治,之於中國現實,確實是一個需要拓展的概念,並且它的國內含義又遠超過了國際含義。這蓋由中國的所謂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狀況所決定,所以本文標題稱為「中國特色的石油政治」。當然,注重國內狀況的歷史性考察並不意味著放棄對中國在緬甸番紅花革命上所持立場的關注,即發現中國偏袒緬甸獨裁當局而不惜得罪國際主流社會的原因——為了石油(中緬管道)而不能讓緬甸政權易手——這種利益所在。
一、隱性(1974):反知識分子的石油政治之雛型
熟悉中國「文革」狀況的研究者不難記起1974年公演的一部名叫《創業》的電影,電影的主人公周挺杉的真實原型是名躁一時的石油工人王進喜。王進喜的個人經歷與敬業精神固然讓人佩服,但是納入政治話語系統後,卻成了打擊知識分子的重拳。
《創業》電影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細節,刻畫了「工人階級」對知識也即知識分子的仇恨。第一個發生在解放軍接管的玉門油礦:周挺杉忿怒地從愛國知識分子章易之手中奪過一本論文集,給撕破,扔在地上用腳跺,因為這本文集中有外國人寫的證明中國貧油的論文。第二個是開創大慶油田事業時,舊知識分子出身的張總地質師主張穩妥開採,受到學生、純工人知識分子的批判,指為「照抄書本,是洋人的『少、慢、費』開發方式」。支持張總地質師的馮副指揮(內部反對派)「建花園式石油城」的設想,也遭到了無情嘲諷。就在那個關於石油發展方向的辯論會上,忠於毛的大躍進路線的工人知識分子受到了提拔——意味著將取代舊知識分子張總地質師。新人物批判的「少、慢、費」顯然是毛式「多、快、好、省」的對立面,只不過電影台詞沒找到一個關於「好」的反義詞的合適表達而已。無論如何,這部電影意味著即將來臨的鄧小平時代裡石油利益集團的先驅者地位的確定。
電影遭到江青集團的反對,被禁演,而後毛指示解禁,原因是它符合毛的大躍進口味道並有十分堅定的反知識分子傾向。當時幫助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十分支持這部電影,並抵制同期另一部歌頌「繼續革命」和婦女權利的電影《海霞》。
二、顯性(2001):反「工人階級」的石油政治之成熟
本文之所以把「工人階級」四個字加上引號,是因為中國從來沒出現過西方成熟工業國家初期的階級分層,相反,中國憲法為追求與國際共運的革命性相似而把「工人階級」政治貴族化。「工人階級」政治貴族化,除了憲法地位,更有他們實質地處於剝奪農民的經濟地位,即在農村土地承包改革之前,「工人階級」享受農(副)產品與工業品的「剪刀差」之暗中補貼。另外一個顯性表現則是中國出現「工程師治國」的高層政治結構。
當農村改革基本完成之後,改革進入城市暨工商業領域,「工人階級」昔日的政治貴族化狀況發生了變化,衰落之後就是全面逆轉。這種全面逆轉也反映在石油工業,而且還十分突出。不久前,著名維權人士李國宏在中原油田(河南濮陽)替下崗石油工人維權而遭勞動教養處罰,成為中國反「工人階級」的石油政治成熟的最重要標誌。2001年,中原油田裁減一萬餘名工人的借口是「油田的石油資源將近枯竭,工人可以拿到買斷工齡的一次性交割款項去謀求新出路」。到2007年中期,原來被迫下崗的工人終於發現「這是一個騙局」,稍後在重慶著名維權人士李國宏的指導下,準備集體進京上訪。標誌性事件由此而發。 回過頭來看中國石油由淨出口變為淨進口的歷程,不難發現,中原油田裁汰萬餘名工人的作法實際上是為了降低開採成本。
從1993年到2001年中國的石油淨進口量(萬噸)分別為:988,290,1005,1395,3384,2913,4381,6974,7416。增長速度達651%,平均發展速度為高達129%,平均增長速為29%。如此高速高額的石油進口也意味著國內油價節節攀升,事實上開採成本相對較高的中原油田也不可能出現「養不起工人」的現象。歸根到底只有一點,那就是石油政治的本質要求:(一),仍居於「工人階級」政治貴族化的少數分子試圖在同業競爭中保持榮譽;(二),將油價上升利益的分割更小眾化,並與保持貴族的少數化相關聯。
與此狀相對應,「工人階級」地位的衰落並沒受到國家的注意。在李國宏公開的一份調查報告中以中原油田下崗職工境況作了說明:「由於在中國再就業很困難,夫婦一人失業或者兩人都失業,家庭收入減少,而無法再找工作,這對失業者心理壓力很大,情緒不穩定,家庭糾紛顯著增加,造成離婚率提高。他們(她們)找不到新的工作中,有的便自暴自棄,有的多次挫折後,就不再(也找不到)工作,其中一些人走向犯罪,造成該地區犯罪率上升。有的比較年輕的下崗女工為養活兒女,就在酒吧歌廳做『三陪女』。」[參見李國宏:「中原下崗職工集體維權」一文,《博訊》網站,2007年2月20日]
三、惡性(2006):醜聞迭生的石油政治之後果
李國宏的報告沒有用具體案例來支持調查結果,但是發生在2006年的一場「傳聞」事件,卻與這場「事後」調查存在正相關關係。2006年9月,一位叫張海鵬的非正式警員(稱曰「協警」或「協勤」)在自己博客上發表文章,指稱中原油田幹部嫖宿女中學生。博客文章寫道:「河南省濮陽市中原油田總部的新村路派出所,在8月份發現由油田藝術高中的個別老師牽頭,讓在校女生與油田某個領導發生不正當的兩性交往,結果導致女生懷孕的事情,於是上報到公安局,局領導批示由治安隊主辦,派出所配合;後來越辦越發現牽扯的領導越多,很多還是處級科,並且有很多人說情……這個案子已經涉及一百餘人,僅女學生就有20人,這些女生小的才十五六歲,大的也不過十八九歲,甚至有高一的學生。」[轉引自黎明:「中原油田幹部嫖宿女中學生是『網絡謠言』?」,南方網,2006年11月27日]
如果事件確係「謠傳」,那只能說明中原油田的領導行為即石油政治之操控,已經導致民怨沸騰。同時,也間接證明了整個石油系統確實存在巨大的政治腐敗,道德惡行的事實。在嫖娼「謠傳」之前五個月公訴的勝利油田(中原油田的鄰居,在山東東營市)總裁李榮興貪賄案,則是對於「間接證明」的最直接註解。公訴書稱: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3月,李利用擔任中石油勝利油田大明集團副董事長、總裁職務的便利,兩次貪污公款3698萬元,另外受賄493萬元[參見半島網報道:「勝利油田原總裁李榮興貪污受賄4000多萬元受審」,2006年6月14日]。李國宏出面的中原油田下崗職工維權是否能夠糾出「第二個李榮興」,未為可知,但可以判斷:李國宏的被勞教與此前魏海鵬的被拘留,都存在石油政治受益小集團擔心引發「腐敗窩案——政治地震」的可能。與魏海鵬與李國宏所捲入的「政治案件」不同,2005年華北油田下崗職工為再上崗而採取的假離婚措施,則是一個「中性事件」。華北石油的文件稱:雙職工買斷工齡的,有一方可以就業;離婚後的下崗職工等同於單職工,可以再就業,但以離婚證為準[參見《法制早報》報道:「假離婚遊戲背後的代價」,2005年8月29日] 。
所有這一切,幾乎都是對石油政治時代原教旨的衝擊與否定,因為1974年的電影《創業》中,打入玉門油田的解放軍代表(特工)華政委在油礦工人發動暴動奪權後,他激昂地說:「我們要解放,就要徹底打倒那些毒蛇猛獸!現在,一切歸勞動者所有,我們要做油礦的主人!」
四、粘性(2007):並非為意識形態而保護獨裁
隨著1993年中國「石油身份」的轉變即由淨出口變成淨進口,石油政治的國際特徵也反映出來。十五年來,指責美國在中東的外交霸權及戰爭行動是「為了石油」,今日也變成了自己的「為了石油」。中東的石油爭奪自然不必細論,因為任何一個負責的國際政治觀察家都會作出世人滿意的評判:中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兩難境地,實為石油進口與聯合國地位所導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要有40%的靠進口,而從中東的進口占總進口量的61%。2006年1月,伊朗成為中國第一大石油供應國。在石油政治國際化的今天,中國對獨裁主義國家與政權的「袒護」已經與意識形態無關;在緬甸番紅花革命上明確反對「動亂」的態度,本質上不是為了緬甸政權的(獨裁)社會主義性質,而在於擔心擬議中的中緬石油管道受到威脅。可以預見的前景也大體如此:一旦丹瑞大將的獨裁遭到顛覆,昂山素姬肯定上台,而昂山素姬是天然親西方的,極有可能配合西方對中國的圍堵,從而使中緬石油管道成為泡影。
這項計劃為20億美元的輸油管道,可以把海運自中東和非洲的石油天然氣,從緬甸的實兌港(A)經曼德勒(B)輸送到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的邊境城市瑞麗(C),而後由瑞麗直達昆明(D)。這是第一段長線。連接這一個長線另一個短線工程也計劃同時開工,由重慶(E)往西南接通昆明。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已經由重慶市的常務副市長公開宣稱[參見劉乃強:「中國能源外交面臨挑戰」,《南風窗》半月刊2007年11月16日(下),P22]。
為了這項躲避戰爭風險較高的馬六甲路線的中緬甸管道的落實,中國也付出了交換利益,如幫助緬甸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在另一端,強硬的緬甸軍政權沒有任何跡象傚法中國式的「經濟上民主,政治上獨裁」的改革,儘管這個改革的本源來自新加坡政治精英集團,也儘管緬甸與新加坡同為東盟成員。
中國在緬甸番紅花革命上的「道德的立場」即實質對丹瑞軍政權的支持,也成了國際社會的批評口實。怎樣來回應這樣的批評呢?稍後的政黨制度白皮書很突兀地說了一句「獨裁專制必然失敗」,實在是一種借內政言外交的技巧。此外,國內分析人士的「藉機鼓噪」實在也有些文不對題,因為不在石油政治大背景下看問題,根本不能明白「這話的來歷」。
結語:石油政治成了中國的 「雙軟肋」
《創業》電影上華政委的主人宣言已經隨著李國宏事件的出現而徹底破產,儘管堅持以人為本的本屆政府開始以國家財政的方式來幫助資源枯竭的城市。中國的石油政治在國內將繼續成為多方博弈的「戰場」——龐大的消費群體對成品石油漲價且驚且怒,而石油漲價又遠未到位;石油政治下的嚴重腐敗繼續猖獗,而中央權力又無實力追究,「石油割據」正在變成這個小眾化但又龐大的利益集團的「石油武器」;受損害的下崗石油工人的利益仍未見明顯改觀,「後李國宏時代」絕對不是維權消失的場景,因為還有不少的成品油經營者在陸續破產。
在國際上,中國在緬甸問題上背負的負面影響可能會由於地區影響而很快消除,但是美國與伊朗關係上的表態將很快成新的「大考」,因為美伊之間的動武是遲早的事情。戰爭爆發必然導致中國經濟迅速衰退,因為那場戰爭可能要影響中國石油60%的進口總量,而據美國世界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報告表明:一旦中國石油中進口減少60%,那麼中國的GDP增長將驟降4.5%至8%。
這樣的後果,中國能承受得了嗎?中國還用什麼樣的「以內政說外交」的技巧來對付這場危機呢?
2007年11月27日初稿,12月2日定稿於綿逸書房
──原載《民主中國》(//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