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路線圖未達共識 全球前十年暖化加劇

【大紀元1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十四日專電)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二零零七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針對下一階段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機制–俗稱「峇里路線圖」,正努力設法達成最後的共識。根據國際氣象組織報告,截至今年十一月,一九九八年到今年是有史以來最暖和的十年。

氣象組織說,自二十世紀初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攝氏零點七四度;過去五十年裡,氣溫升高的平均速度是過去百年平均速度的兩倍。

其中,今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九零的三十年期平均值,高出攝氏零點四一度;今年一月更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個月。

歐洲部分地區第一季和以往同期相比,溫度高出許多,東南歐及美國南部夏季遭到罕見的熱浪侵襲,澳洲及南美洲六月至八月間則出現異常寒冷的冬天。

中國部分地區也出現過去十年最嚴重的旱災,四千萬公噸的耕地受到影響,北美及澳洲部分地區也有旱災。中國南方部分省份、一些亞洲國家以及許多非洲國家也都遭逢洪水。

氣象組織也表示,北極冰層今年也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流失,平均降至四百二十八萬平方公里;九月份海面冰層覆蓋面積比一九七零年至二千年的平均值少了近四成,比二零零五年九月的最低紀錄也少了百分之二十三。

「紐約時報」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執行秘書波爾表示,儘管峇里路線圖談判的時間表延後,但並沒有陷入僵局,各方正處於協議的邊緣。

由聯合國出面主導、在峇里島舉行的今年氣候變化會議希望「京都議定書」在二零一二年功成身退後,擬訂下一階段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機制,也就是要求工業化國家以一九九零年的排放量為基準,在二零二零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甚至到百分之四十。

對於這項由歐洲聯盟國家提出的新路線圖,根據聯合國網站,除美國態度未定外,包括加拿大、日本、以及剛簽定京都議定書的澳洲,都不願全盤接受這一總體減排的框架。發展中國家雖同意盡可能減少排放量,但對個別區域的責任歸屬與劃分,也存在歧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強調,鑑於工業化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歷史責任,應該擔負起表率的作用,特別是一些排放大國。

相關新聞
專家呼籲澳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要有主見
澳大利亞新總理稱擬簽京都議定書
美中溫氣減排及技術轉讓分歧嚴重
美中等國不願接受強制性減排協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