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轎子與人力車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運用自然力走在地面上的交通工具,除了利用牛、馬、驢、騾等動物來拖拉外,就是以人力或獸力來抬動或推動的轎子和人力車最重要了,在歷史上各國皆有此兩種交通工具。古代用兩根木棍扛上可移動的床或椅,可有棚或無棚,用人力或獸力來扛在的就是轎子。古埃及的壁畫上可看見,波斯帝國也使用,而古羅馬的皇后和元老院議員的夫人才可以乘坐轎子,此種交通方式,歐洲到十七世紀還存在。後來馬車出現並改良,轎子才退出歷史舞台,只在運送傷病時還有運用。


清明上河圖中的花轎和客轎/圖片來源:《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歷史文化學習網)

 轎子是中國自古以來重要的交通工具,古稱「肩輿」,有官轎、客轎、醫轎和婚喪轎等。當然官轎最為威風,客轎多用藍色布幔,為民間商業應酬或急事往來時使用。醫轎為出診趕路較為輕便,而花轎最為華麗繁複。清末西力東漸,西方新式交通傳入,轎子的重要性在都市中日漸沒落,但傳統轎子在鄉間依然使用,民國建立以後,才為現代交通工具取代。今日在復古聲中,偶有新婚夫婦用花轎來辦理別有情趣的婚禮。


正拉著洋人的黃包車夫/ 圖片來源:天王星多媒體繪製(歷史文化學習網)

人力車是一種用人力拖拉的雙輪客運工具,可乘坐1-2人,又稱「東洋車」,因為約在1870年左右在日本創制。清末由法國商人引入上海,後在北京亦有運用。由車行出租給車夫來經營,民國後車身漆成黃色,又名「黃包車」。民初作家老舍著名的小說「駱駝祥子」就是以北京的一個黃包車夫為主角的故事。另外,印度亦有人力車的盛行,在加爾各答迄今尚有人力車夫在奔跑謀生。後來中國有三輪車興起,由腳踏車式的鏈條帶動,較為省力,民國三十年代後取代了人力奔跑的黃包車。台灣在四、五十年代三輪車是重要交通工具,迄今在高雄旗津尚有「觀光三輪車」,讓人們懷舊並欣賞海邊美景。


載運重物的獨輪車/ 圖片來源:《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歷史文化學習網)

除了人力車與三輪車外,中國古代尚有一種車子在運送貨物或載人上十分方便,稱為「輦」,它是在漢代發明的獨輪車,又叫做「雞公車」,不論平原或山地,在十分狹窄的道路上都可用,比人力或畜力駝運要經濟實惠,被西方科學家讚嘆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關於中國最早的鐘,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以在陝西境內出土的一件陶鐘為起始,年代為原始社會,距今約有5000年之久。在那時,我們的先民就製作出了陶鈴,以在勞作之餘來娛樂。
  •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類對死亡有較明確的概念,並對死者進行埋葬活動,距今約有十萬年之久。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經會為死者佩帶珠子、獸骨類的裝飾品,山頂洞人的墓葬即是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山頂洞人在死者身上撒上赤鐵礦粉的舉動,似乎代表著某種特別的意涵,古人類學家的研究指出,紅色是血液和火焰的象徵,為死者灑上紅色的粉末,代表生命的再生;而火焰具有威嚇野獸的功能,因此,紅色也能夠保護死者不受外力侵害。
  • 圜錢是一種圓形圓孔的貨幣。部分圜錢幣面上,有「西周」、「東周」、「長垣一釿」等字樣。史載春秋末期,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是為西周桓公。其後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稱為東周公..............
  • 秦始皇征服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在錢幣制度上推行「半兩錢」,半兩錢是一種圓形方孔的銅錢,錢面上有「半兩」二字,亦即後來「孔方兄」的最初面貌。
  • 刀幣的使用,在戰國時代的燕齊兩國及其鄰近地區最為普遍。刀幣中的「明刀」,在幣面上有日月的圖案,是在是戰國時代的燕國所鑄造,出土數量相當多。
  • 唐朝建立以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發行「開元通寶」(或讀作「開通元寶」),這是中國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的開端。
  • 「布幣」流通於戰國時期的中國北方,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釿布四大類。尖足布主要在趙國一帶通行,魏國部分地區也可以使用。
  • 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籌措討平叛亂的軍費,於乾元元年(758),發行了「乾元重寶」當十錢,又鑄造「乾元重寶重輪錢」當五十錢。
  •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