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壇博覽

【藝術家小故事】天才的專注與分心——達芬奇

雷歐納多·達·芬奇的多才多藝經常為人所樂道,他身兼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音樂家、工程師於一身,是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全才人物。不過,多才多藝也可能成為一個缺點。人生有無數的選擇,而人的生命有限,要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即使天才如達芬奇者,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我們可以從達芬奇一些生平事蹟來看看他怎麼對待自己的才華。

《藝術家列傳》作者瓦薩利曾記載達·芬奇少年時代的一件事。有個農夫拿了一個圓形盾牌請求達芬奇的父親把盾牌送到佛羅倫斯繪上文飾,父親便把盾牌拿去交給了兒子處理。年輕的雷歐納多便開始思考要如何讓盾牌達到震懾敵人的作用?於是他把盾牌帶入自己的密室,裡面有他收集來的各種蟲蛇等奇形動物。為了達到嚇人的效果,他把這些昆蟲和動物造型結合、變化,還加上了噴火、毒煙等效果,於是盾牌上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恐怖怪獸。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在這個盾牌上,到了父親和農夫都不再催促他的時候,他才完成了作品。當父親來取回盾牌時,乍見盾牌時嚇了一大跳,以為自己見到了什麼妖怪。達芬奇說﹕「這樣的圖形放在盾牌上最合適,因為它一定有阻嚇敵人的效果。」父親在讚歎兒子的天分之餘,還打起了如意算盤﹕他當然不肯把這個傑作平白送人,便另外買了一個盾牌交給農夫,自己卻把兒子的傑作以100金幣賣了給一個佛羅倫斯商人。後來這個盾牌又以300金幣的代價為米蘭公爵所收購。

雖然只是一段軼事,可看出達芬奇從小就具備的認真態度和豐富的創造力。當一件工作來時,他不是仗著自己的才華敷衍應付,而是根據題材的性質,投入大量時間在構思和準備工作,不到理想的程度不罷休。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達芬奇在米蘭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創作的《最後的晚餐》。為了重現當時的場景,達芬奇對耶穌時代的生活習慣、餐具進行考證,請教了宗教中的相關學者。意大利作家馬提奧·班傑洛的回憶錄上對達芬奇創作《最後的晚餐》時期還有這樣的描述:「達芬奇習慣於一大早就爬上腳手架,從太陽升起到夜幕低垂,畫筆從未離手,甚至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有時他三四天不動一筆,面對壁畫凝神發呆,一站一、兩個小時,對畫出的形象審視思考良久。有時候中午時分,烈日當空,我也曾看到他從議會大廈跑出來,直奔修道院,爬上鷹架,為的只是給某個部位添加上一兩筆。」這說明了達芬奇當時即使身在他處,腦海中仍然在思索著畫面的種種細節。

然而這個追求完美的習慣有時卻為人所誤解。修道院長經常看達芬奇久久方才動一筆,以為他工作不力而頻頻到場催促,甚至一狀告到史佛札公爵那里。公爵招來藝術家質問,達芬奇不得不解釋說,藝術家需要「冥思苦想,完善各種構思」後才能動手實現。目前未完成的部分只剩下耶穌和叛徒猶大的容貌,而物色適合的模特兒需要時日。如果那位院長堅持早日完工,他只好勉為其難以院長的容貌來描繪猶大了。聽了這番話,公爵不禁莞爾,而那位修道院長此後也不敢再來干擾達芬奇了。

這幅劃時代巨作從構思到完成前後也經過了4年的時間,事實上如果沒有那位院長的催促和米蘭公爵的關注,還可能會拖延更久。有史學家認為《最後的晚餐》出現後,文藝復興正式進入了全盛時期,人類的藝術才真正達到成熟。

追求「真實」和「完美」一直是達芬奇的信條,他對工作(特別是他有興趣的)所投入的心力往往是一般藝術家的數倍。例如為了描寫植物,他會從觀察植物結構到研究植物生態,再去發現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為了掌握人體結構,達芬奇著手解剖屍體,研究骨胳肌肉和人體動作的關係;但是對生命的好奇心使得他更進一步深入到醫學領域,如研究心臟和血液循環的關係,各器官的構造和功能等等,這都是遠超過藝術家所需要知道的範圍。這是個優點,但也是缺點。由於追根究底的態度和對完美的執著,達芬奇經常過於深入旁枝細節而無法自拔,曠日費時的科學研究往往延誤了藝術的創作。而他的藝術創作有時則因為好高騖遠,實驗性太強而失敗,例如工程巨大的《史佛札騎馬像》和技法採用不當的壁畫《安加里之戰》就是。所以達芬奇一生完成的作品少得可憐,許多作品半途而廢,這一點使他經常為人詬病,更使他的委托人大傷腦筋。

達芬奇晚年時曾旅居羅馬,來自美迪奇家族的教宗里奧十世曾經委派他工作,但是達芬奇接到工作後沒有開始起草,反而開始提煉油,並榨取植物汁液作為作品完成後的保護外釉。教宗對達芬奇的行事風格早有耳聞,聽說此事時,忍不住批評說﹕「噢!這個人永遠完成不了任何事情!哪有人在沒動手之前就想著完成後的種種?」於是不再委派達芬奇作任何工作,而寧願重用後起之秀拉斐爾。

達芬奇還經常突發奇想,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即使到老年還樂此不疲。如瓦薩利的記載,六十多歲的達芬奇在旅居羅馬時曾做實驗,把粘土變成蠟狀物,造出一些會發亮的獸形,據說受風吹時會飛在空中,風停時又落地。達芬奇還在一隻活蜥蜴背上,用水銀混合物裝上一對蜥蜴鱗片拼成的小翼,當蜥蜴走動的時候,背上的翅膀會微微顫動。他還為蜥蜴裝上眼睛、角和倒勾,馴養在盒子裡,展示給朋友看的時候總能把人家嚇得夠嗆。達芬奇還曾將牛腸刮去脂肪,清理後柔韌得可以握在手中,然後裝在房內連上風箱,把牛腸吹得鼓脹起來充滿整個房間,把人逼到牆角去。這些似乎不務正業的把戲倒顯示了這位曠世天才童心未泯的一面。達芬奇晚年為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所器重,成為法國首席宮廷畫師。熱愛機械的達芬奇為法蘭西慶典設計了一隻機械獅子,在關鍵的時候獅子會打開,放出代表法國王權的百合花。

不過達芬奇最後可能很後悔把大量時間花在這些遊戲和過多的研究上,沒有真正完成神賦予他的藝術使命。據說他在臨終前的重病中,曾反覆問身邊的人:「請告訴我究竟在世界上做了什麼有益的事?」他堅信:自己因為「沒有在藝術上盡到應盡的力量,所以觸怒了神和全人類。」

即使如此,達芬奇仍在藝術發展的關鍵時期把人類的藝術帶入了成熟和完美。達芬奇留給後世的,當然不只是那些少數的作品,人們還從他身上看到了可貴的追求「真實」與追求「完美」的精神,並從他留下的大量文稿中了解了他的思想和創作過程,學到了如何真正地完成一件藝術品。@*#◇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