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leE「能源永生,環境永續」產業高峰論壇
【大紀元11月30日訊】身為兩岸三地高科技產業的智識平台,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特別舉辦Triple E「能源永生,環境永續」能源產業高峰論壇,希望能以永續的能源、環境生態以及經濟為核心精神,邀集貢獻卓越之台灣高科技產業先進,剖析如何透過再生能源的發展所創造之經濟、環保、節能等效益,讓生態環境、國家及產業邁向三E、三贏局面。
主辦單位致詞 :
史欽泰(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
能源、環境、經濟發展這個議題來的時間非常恰當,因為不管民生、經濟、投資都是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台灣玉山科技協會過去一直扮演科技、產業、投資非常重要的平台,從北美到亞洲都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我們知道能源現在已經關係到我們整個經濟發展和全球暖化的議題,這些相關的議題都不是一個單一的議題,而是必須要整體的來思考它。面臨石化能源可能耗竭的一天,我們的能源政策、產業以及能源跟生活的關係,我們要重新定位。我們關心我們的環境及未來後代,但也關心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把能源、環境、經濟這三個問題一起用更宏觀的視野來討論,很高興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扮演這樣一個平台。
油價及全球暖化的議題都是大家非常非常關心的,全世界不管是領袖也好、投資者也好,有的是看到危機,有的是看到投資的機會,這個議題在台灣很重要,因為台灣一直是能源很缺乏的,所以能源的上漲對台灣的衝擊蠻大。
能源的政策除了發展綠色能源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概念,例如節約能源的概念。如果我們對環境資源的消耗沒有節約的意識,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台灣這幾年產業的發展在半導體及LED都非常好,很多產業跟綠色能源都相關的,所以怎麼樣藉由玉山科技協會這個平台,讓大家對於這幾個議題帶來的衝擊及可能的投資機會進行討論,就是玉山協會開會的重要意義。
貴賓致詞 :
王金平(立法院長):
王金平,立法院長
原油即將達到100美元一桶,為了避免高油價影響經濟,各國都投入了替代能源的研究,台灣如何應用產業的優勢,在替代能源的研究上找尋立足點,切入替代能源,不但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也影響台灣未來的發展。
聯合國京都議定書管制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避免地球進一步暖化,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一份子,政府仍然積極鼓勵發展再生能源,積極推展風力發電,生質柴油和酒精汽油,以減少對石油的消耗,並在中科及南科規劃太陽能產業的進駐,以充分利用台灣充沛的日光能源。
再生能源法已經在立法院審查當中,希望在本會期順利完成三讀。否則明年二月一日後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所有未完成三讀法案一律失效,須重新再提案,所以我們盡力努力看看。
再生能源的產業對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十分的有貢獻,然而推廣再生能源,我們也必須考慮是否會對社會造成衝擊 ? 例如美國用玉米發展生質能源造成玉米價格上漲即是。未來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產業,必須避免這些缺失。
主題演講:投資觀點看綠色企業建構及能源產業之發展與趨勢
謝金河(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謝金河,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美國總統布希說美國經濟的三個難關,其中之一就是高油價,台積電張董事長說一桶兩百美元的油價大家可能會看到,大家對高油價心理慢慢有底了。面對全球經濟的變動,有幾個焦點要跟大家一起來探索。至於2008 年世界經濟將變成什麼模樣,用四個自來形容”撲朔迷離”,因為其中因素還要一一釐清。
玉米價格從570美分暴跌到370美分,因為美國能源總署規定替代能源到2012年到75億加倫目標,今年前三季使用乙醇的替代能源已達78億加崙。
綠色能源產業到2012年大概6,250億美元的商機,大家都在裡面找商機。我前一陣子到高雄去見市長陳菊,高雄天氣熱,陽光充足,是不是可以特闢一個綠色能源特區?現在台灣要發展太陽能,撥一塊像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地,請他們到那邊去發展,給予租稅獎勵,將來LED也到那裡去。包括水資源,或是環保再生,如電腦回收,如果高雄好好發展,應該可以找到很好的商機。
現在台灣滿街都是耗油的休旅車,希望政府能獎勵汽車產業研發「油電混合車」,甚至是用電池的電動車,政府目前在這上頭引導的力道實在不夠大。
美國次級房貸這次影響很大,一個國家資產發生泡沫,通常調整很困難,包括日本在1990年後,大概有十七、八年都沒法復原。美國如果不降息來應付次級房貸的危機,看起來很危險,但如果降息,美元會貶值,原物料會上漲,所以是兩面作戰。
黃金的上漲也是因為看貶美元所引起的,棄美元改抱黃金。黃豆、小麥、豬肉、雞蛋的上漲對台商影響很大,因為工廠天天要開伙,吃飯的成本上揚,所以最近台商抱怨中國不再是廉價生產基地。
然而像巴西、俄羅斯等原物料生產國則股價大幅上漲,外匯存底大幅上升。油價大漲理論上會重創全球經濟,但石油大漲另一方面也造就新興國家的繁榮。公元2000年到現在,俄羅斯的股價漲超過20倍,印度漲6.8倍,巴西漲7倍,埃及、烏克蘭漲超過20倍,中東產油國股價漲超過10倍,所以這些國家所創造的新財富力道非常驚人。所以此時此刻來看,全球經濟處在空前繁榮的狀態。
在下一輪,非洲蓄勢待發,全世界經濟資源的爭奪戰會在非洲。非洲石油生產國有埃及、利比亞、尼日、蘇丹、喀麥隆、安哥拉、阿爾及利亞,產黃金有南非、亞塞拜然,產鈾有查德、南非,產煤有辛巴布威。中國在非洲的經營是我們要非常在意的一件事。
油價的上漲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希望以政府的力量來推動綠色產業,例如路燈改用LED,而LED的發電由太陽能來提供,是一個可以努力的地方。
訪問:
陳發林(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陳發林,工研院環能所所長
台灣現在以太陽能產業最好,因為半導體產業有很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引進一些外國的技術一下子就能上路,所以很多公司就起來了且股票上市,這是台灣非常強的優勢。但是台灣的土地小,要裝太陽能電池提供能源的可能性比較有限,所以這個議題以產業為主,能源的議題比較微幅。
另外,生質酒精也是一樣,巴西從甘蔗生產酒精一公升9塊錢,非常有競爭力,然而美國玉米生產的酒精一公升20幾塊錢,生質酒精原物料決定價格,所以台灣生產生質酒精或柴油,在原物料的選擇要謹慎,尤其跟糧食有排擠性的更要小心。
風力發電現在是再生能源最好的,因為它一度電可以降到兩塊錢以下,已經非常有競爭力。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風機都集中在四家公司,第五家的產量已經降到很低,所以全世界四大公司現在很難突破,可能台灣現在在零組件上是有競爭力的,尤其在複合材料、結構綱架、齒輪組或發電機,這些事實上技術都有,但市場上要跟四大公司競爭恐怕很吃力,但台灣往往在競爭激烈下會勝出,台灣產業的活力非常強,一旦找出方向,競爭力很大。
主題演講:太陽能電池未來之發展趨勢
蔡進耀﹝益通光能(股)公司總經理﹞
蔡進耀,益通光能(股)公司總經理
太陽能會起來主要是1.油價 2.溫室效應 3.政府的補助。太陽電池今天會昂貴主要是需求大於生產,也就是供需沒有平衡。如果有大量生產,價格會掉下來。
溫室效應以前比較沒有感覺,因為當溫度沒有大於一度以上,人可能沒有感覺,所以以前推廣太陽能可能有障礙。然而現在推廣太陽能容易多了,是因為整個氣候產生明顯的改變,例如耶誕節不下雪,或是下雪日子變少,又如美國的颶風一而再再而三的來,所以感同身受就出來了。
另外一點是政府的補助,太陽能很貴,它需要靠政府的補助起來,量大了才有可能降價。1997年時日本政府開始補助一半,補助款逐年下降,到去年補助就沒了,但因為政府的補助讓日本市場起來了,也因為補助沒了讓去年呈現衰退。
因為如果加上政府的補助,可以讓太陽能裝上去十年後開始賺錢,所以有些基金就把一些退休金拿去建構太陽能發電廠,賺了錢以後就可以去支付退休金,德國也是因為政府的補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家。
太陽能模組發電要達到1$/1W目標,短期內 wafer base 的太陽能是沒有辦法的,倒反而2011年時,薄膜太陽能有機會。
薄膜太陽能應用在四大類1.屋頂 2.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系統(BIPV) 3.消費電子 4.發電廠。
屋頂因為受限於面積,薄膜太陽能發電效率較低,所以在此扮演的角色較弱,BIPV因為跟建材玻璃合一,是有部分角色的。消費電子是長久以來就在用的,如計算機。發電廠因為要賺錢,所以相對上cost 很重要,薄膜太陽能雖然有發電效率較低、需要土地面積大的缺點,在此這些缺點變得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也是薄膜太陽能會起來很重要的地方。Juwi用薄膜太陽能做了一個40MW的發電廠,像飛機場那麼大,使用的是first solar的薄膜太陽能,就因為薄膜太陽能成本低,這也是為什麼first solar的股價這麼的高。
當初薄膜太陽能會崛起的時空背景是因為上游poly-silicon缺料,薄膜太陽能一旦崛起後成本一直下降,像first solar的薄膜太陽能可以將成本下降到1.5 $/1W,可預期它2010年1 $/1W,所以那時候薄膜太陽能的競爭對象是電力公司!因此未來生產薄膜太陽能的公司可能成為電力供應的重要來源。
薄膜太陽能在弱光下的效率比wafer base太陽能的好,所以在計算機上以前都用薄膜太陽能。另外薄膜太陽能對溫度的效應較低,所以這方面相對上對於wafer base太陽能表現較好。
薄膜太陽能的另外一個應用在低輻射玻璃(low-e glass)。大樓的建築法規有要求低輻射玻璃的裝設,但一般來說這種低輻射玻璃很貴,因此可以用薄膜太陽能來取代很貴的低輻射玻璃。
回顧全世界所有較大的太陽能電池公司的發展歷程,一定要有內需市場,而台灣的內需市場很小,所以我們要發展出有特色且跟內需市場無關的東西,所以益通就鎖定汽車太陽能天窗,在 BENZ 及 BMW 上已經有了。將來在hybrid的車上可能還要加上太陽能,假設hybrid車一個月要加一次油,加上太陽能充電後,或是可以用一般電力充電,可能半年才需要加一次油,這代表不需要加油站,可能每次車做維修保養時才加油,那加油站就要倒了。
因汽車太陽能天窗跟現有的汽車架構並無衝突,益通有看到汽車太陽能的趨勢,所以從這個地方導入。同理如果 BIPV 如果做的有特色,有獨特的利基,就會跟內需市場無關,而且因為是建築材料,市場不小。政府可以利用各種獎勵措施,來鼓勵 BIPV 的應用。
益通目前在 ingot/wafer 上是併購了Adema , Solar cell上是益通本身,Module 上是 Gloria ,最近成立了 Auria , System上與 Spire 合作成立 Gloria- Spire,poly-silicon 跟 M.Setek 購買。M.Setek目前產出四千噸,明年預計一萬噸,最終達五萬噸,目標世界第一。益通目標年底200MW,2011年達 1GW。
主題演講:國內綠色能源產業之現況與發展趨勢
葉惠青(經濟部能源局局長):
葉惠青,經濟部能源局局長
未來全球能源消費成長每年成長1.8 % ,石油的消費會下降,天然氣會上升,從現在到2030年,風力至少成長18倍,太陽能至少成長60倍,要支撐這麼大的成長,與各國政策有關。例如各國在2010年時,再生能源占總發電百分比的目標,丹麥是29%,德國是12.5%,法國是21%,荷蘭9 % 等等。另外節約能源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今年 APEC 領袖會議中,澳洲提出到2030年,能源密集度較目前下降 25 % 。
太陽光電去年全球設置1744 MW,EPIA預測到2010年為3GW,年成長率23 %。如果各國政策上積極一點,會達5.7GW,年成長率30%。目前全球設置,德國960MWp,日本296MWp,美國139MWp,三個國家佔全球80 % ,未來全球各地的比重將會上升。
Silicon base的太陽光電去年的產值368億美金,前年239億美金,成長50% ,所以這個產業是屬於幼稚期走入快速成長期。太陽能電池每年至少以一年1,000MW在成長,上游poly-silicon 缺貨的問題在2010年還沒辦法解決。今年國內投入太陽能電池的廠商達75家,去年49家,前年39家,目前沒有上游poly-silicon 的廠商,但已有廠商正在評估規劃。國內太陽能源板產能估計達960MW,明年預估達1840 MW,目前產能利用率大概三成到四成之間,所以今年的產量達320MW,所以今年台灣可以追上美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太陽能生產國。薄膜太陽能已經有10家廠商投入,熱門程度出乎意料,第一家年底產能開出來 20MW。
主題演講:從永續發展看能源產業發展之機會
曲新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曲新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過去8000年來,大氣中CO2的增加的很緩慢,而最近100年則增加的很快,很多科學的證據顯示跟人類使用石化能源有關。在2004年 APEC 的討論希望大氣中的CO2,在2020年到2030年間開始下降,然而將目前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核能、天然氣、煤、生質能都算進去也只能做到穩定上升。需要更多的技術才能將CO2的排放量下降。
台灣這幾年的GDP大約在14,000—15,000美元左右,但CO2的排放還在增加,希望台灣未來GDP持續上升,而CO2的排放能下降,所以綠色能源產業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和機會。
在能源的使用效率上,平均每人一年的排放量達11.4噸,日本的排放量9.5噸、德國的排放量9.5噸。全球電廠發電效率,日本44%,日本政府希望能達到50%,台灣發電效率為38 %,跟歐盟非常接近,美國較差為33%。希望台灣在能源及CO2的使用上能更上一層樓。
在風力發電上,90年代以前主要是在北美,90年代以後歐洲大幅成長,2000年以後亞洲開始出現。風力發電目前有朝大型機組發展的趨勢,以前單一機組1MW就很大,現在2MW已經是商業化的產品。三年多前,春風集團在新竹南寮附近安裝兩座風力發電,單一風力發電機為1.75MW,當時安裝時是全亞洲最大。1.75MW的葉片長度為將近60公尺。但大型化會帶來很多其他問題,例如現在離岸風力發電朝4.5 MW,甚至朝8MW發展,一個風機包含馬達、葉片和齒輪重量就超過100噸,重量是非常大的問題。
生質能源最大的好處是便宜,然而生質能源最大的挑戰是整株植物的利用率低,最好能將纖維素也運用進去。
LED的產能台灣全球第一,產值全球第二。省能科技遠比大家想像重要,例如傳統發電廠的發電效率可能40%,傳輸到使用者的手上可能只剩20%,所以假若使用者端節省用電1%,在發電端就可以節省5% ,所以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主題與談:Solar Energy Technologies 產業鏈之技術、應用、趨勢、策略角色
主談人 : 藍崇文(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
與談貴賓:
梁榮昌(旺能光電(股)公司董事長)
林和龍(綠能科技(股)公司總經理)
王修銘(聯相光電(股)公司總經理)
黃炳麟(奈米龍科技(股)公司執行長)
藍崇文:
藍崇文,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
最近太陽能這個產業很熱門,綠色產業對環境也是很正面的,太陽能前年的產值51億,去年212億,今年上看400億,成長很快。大家擴廠很快,但獨缺上游原料這一塊,缺料是不是問題?台灣基本上切入的點是從 wafer base 的 solar cell,30-40M wafer base 的 solar cell廠投資額大概四億台幣,換句話說門檻很低,長期有沒有競爭力?國內馬上有十家薄膜太陽能板廠商投入,薄膜太陽可否在短期內獲利?
林和龍:
在wafer base 的太陽能現在最重要是上游 Poly-Si材料缺料的問題,影響很大。Poly-Si 原材料廠的設立資金並不難,問題是技術基礎並不足夠,加上技術的流通性低。Poly-Si廠通常設立在很偏遠的地方,因為容易爆炸,這些廠的技術人員在一個廠一待二三十年,本身個性上就已經喜歡鄉下,被挖角的意願不高。現在有些 team出來,但是技術是否完整有待觀察。全世界七大Poly-Si材料廠雖然一直在擴廠,但產能早就被預定了,所以對台灣來說很辛苦。而七大廠依然將IC半導體看得比太陽能重要一些。七大廠退休人員最近有在新創一些Poly-Si材料公司,如果成功,對整個產業有很大的幫助,Poly-Si原料未來的價格應該會下降,對台灣未來有很大幫助。
梁榮昌:
梁榮昌,旺能光電(股)公司董事長
原料短缺造成很多問題,相信是短期現象,過去一公斤30 元,現在在市場上200-300元,等到供需平衡以後,相信太陽能產業會急速擴張。以 cell 而言,進入門檻並不高,例如大陸有廠商一年增加七條生產線,但它的良率及效率跟台灣比有一大段距離。以旺能而言,有一批技術人員是從工研院來的,擁有幾十年經驗,技術方面有很多地方可以著力。例如如何在比別人薄 30—40 % 的 wafer 上,還可以達到同樣的效率,而且良率比德國還要高。所以在良率、效率、wafer 薄方面很優秀,可以領先同業。
台達電集團另外在聚焦型太陽能、有機太陽能、薄膜太陽能設備,都有在做。再將 inverter 及 power supply 整合進來,未來還有很多著力的地方,有很多的利基,一點都不輸德日的大廠。
黃炳麟:
黃炳麟,奈米龍科技(股)公司執行長
奈米龍去年年底從德國進一條生產線,今年八月開始產能大概有12 MW,另外這個月下半時有另一產線大概有 25 MW,這個速度就模組廠來說已經很快,因為模組需要通過抗老化的驗證,要保證 20年,20年後還要有90% 的輸出功率,25年後還要有85% 的輸出功率,這是很大一個挑戰,老化實驗大概要做 6個月的時間,現在此認證實驗,等待排隊已經排很長了,因此大概要8—10個月。
模組的利潤很低,尤其是材料幾乎沒有選擇空間。做模組除了cell以外,成本上第二高價就是玻璃,第三就是襯墊,第四是鋁框,所以除了認證以外,買原料也要花相當時間。標準型模組的毛利,萬一控制不好很難超過 5 %。所以要做一些特殊型產品才有比較高的利潤,例如最近有些 BIPV 的產品利潤可達 40 % 。奈米龍現在在專注於屋瓦的研究,跟工研院及屋瓦廠商合作開發中,放在屋頂像一般的屋瓦,希望能達到零能源屋的要求。
一旦上游的 Poly-Si 價格回到合理後,終端模組的利潤會是最高的。
王修銘:
王修銘,聯相光電(股)公司總經理
太陽能現在在先進國家很好賣,在最落後的國家因為沒有電廠也很好賣,薄膜太陽能它的技術比較像 LCD ,一般設廠比較需要大土地,聯相目前設廠在中科。
藍崇文:
韓國最近太陽能成長力道減緩,日本國內需求產能持平或下降,美國法案表決還未確定,歐洲的補貼下降,太陽能會不會是個泡沫?
林和龍:
這個產業不會往回走,主要的問題是業界如何將價格降下來,如果Poly-Si材料 35元/公斤,wafer base 太陽能價格應該可以達到 2$/1W ,薄膜太陽能希望能達到 1$/1W 來賣。政府的政策可以有很大的幫忙,對太陽能電池的未來還是有很大的信心,因為它是最容易普及的再生源。
梁榮昌:
全世界大家的覺醒以及全球暖化已經不是完全經濟的考量了,是環境的考慮。急速的擴充下當然會有調整,我們用效率及效能來爭取更多的利潤,我們也樂見競爭,因為競爭下會逼我們內部有很多改進,相信我們的技術人員可以克服這些問題。
黃炳麟:
在國內外參展後,有非常多買家來找。另外奈米龍公司內已有三套太陽能發電系統是與市電並聯在一起,假如一般人也裝了這樣的系統,以後可以白天人們上班上學,將電力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電力公司,晚上以較低的價格買回,很多要等待再生能源法的通過,這是能源局的設計。目前接單的情況是非常火熱的,大部分來自於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
王修銘:
在米蘭參展時,每天接待客人接到腳軟,真的非常熱,甚至一家歐洲大客戶要包下未來三年的產能,所以未來還是蠻好的,重點是要把品質做的有競爭力。另外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客戶要求三角型或圓形的設備,所以美學的裝飾性也可以增加附加價值。
藍崇文:
去年只有一家模組廠通過認證,今年有四家。工研院太電認證中心年底可以完成,明年年中可以服務。
現在請教一個問題,如果從建廠到回收,wafer base 的廠 40MW 大概要花四億。但是薄膜廠要花的錢大十倍,投資wafer base 的廠大概一年半就回收,而薄膜廠比較慢,是如何思考這些問題?
王修銘:
薄膜廠太陽能廠沒有缺料問題,而且未來成本競爭優勢高,也可以做在建築上。在經營面上就是要做到快速損益平衡,不會讓投資回收過程拖太久,我們在第一條線的規劃是業界最保守,12.5MW,也是希望儘早回收投資。
林和龍:
林和龍,綠能科技(股)公司總經理
台灣都是樓房,窗子多,屋頂不多,所以薄膜廠太陽能有 BIPV的優勢。台灣 TFT LCD 的人才很多,薄膜廠太陽能有強項,所以應是有很多機會。@(攝影:廖弘璿/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