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0月8日表示,原先主要出現在非洲南部等氣候炎熱地區的藍舌病毒最近在英國傳播,表明熱帶地區的人類和動物疾病病原體正在向溫帶地區擴散,雖然擴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全球化、城市化、貨物和人類的跨境移動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為病毒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約瑟夫.多梅內克說,「面對動物疾病,沒有一個國家敢於自稱是安全的避風港。最初只限於熱帶國家的動物疾病正在跨越邊界,在全球範圍蔓延。包括歐洲、美國及澳大利亞等溫帶區國家也同樣無法倖免。」以往在歐洲南部地區傳播的吸漿蟲病、藍舌病,現已扎根於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盧森堡和荷蘭等歐洲北部國家。多梅內克說,病毒和載體流動性的增強,是各國和國際社會應認真對待的新威脅,早期病毒檢測連同監測及控制措施是必要和有效的防禦手段。
藍舌病可以影響所有的反芻類動物,染病後牲畜會出現高熱、黏膜水腫和潰爛等症狀,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辦法。此次在英國發現的病毒亞型多出現在熱帶,但自2006年夏季以來,這種病毒亞型開始在比利時、德國、盧森堡和法國出現,最近又蔓延到了英國。科學家現仍在研究藍舌病為什麼會傳播到歐洲北部這樣緯度較高、氣候較冷的地區。有跡象表明,病毒正在適應當地較為耐寒的中間宿主——吸血昆蟲庫蠓。
在世界範圍內,熱帶非洲通常是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寄生蟲病的高發地區,是病毒性疾病最大的發源地。科學家認為,全球傳染病分佈區的擴展,自然條件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寄生蟲病和蟲媒傳染病對氣候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尤為明顯。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溫帶地區開始變暖,這使那些感染或攜帶致病病原體的昆蟲和齧齒類動物的分佈區域得以擴大,每年的危害期限得以延長,從而導致疾病的擴散。另外,溫度的變化將帶來新的降雨格局,強烈影響著宏觀生物群落的分佈,進而影響到微觀生態學變化,這些都有利於傳染病的流行與蔓延。
糧農組織指出,很多過去僅限於熱帶地區的動物疾病或人畜共患疾病現在已開始向溫帶地區傳播,例如,西尼羅熱、黃熱病、登革熱、利甚曼病、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非洲馬瘟及非洲豬瘟等。很多國家對這種新的趨勢還缺乏足夠的準備,各國應更加重視動物疾病的監測和控制工作,防止疾病跨境傳播。
來源:疫情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