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特稿
台灣軍隊骨幹由徵兵轉為募兵,符合世界潮流,但是義務役期縮短與志願役招募應為相輔相成,怎奈縮短役期為高層指示,沒有「可行與否」問題,只有「儘快達成」的空間,政策粗糙導致志願役招募機制漏洞百出,如今軍隊結構出現問題,嚴重影響戰力,政治凌駕專業的後果已然出現。
細數過去幾年的役期縮短歷程,三年前開始,平均每隔半年到一年就各縮短兩個月,到明年元旦為止,三年半內役期縮短了十個月,但是每年志願役士兵招募卻僅六、七千人,加上前國防部長李傑停止基層士官的其他招募管道,幾年下來,不但基層士兵戰力貧弱,基層幹部也不足,問題接踵而來。
現在社會景氣不佳,職業軍人對許多年輕人相對具有吸引力,但募兵成果卻差強人意,顯然待遇、生活環境與升遷管道都未盡如人意,加上現行招募辦法猶如賣身契,缺乏退場的轉圜空間,年輕人一旦受不了而引發的劇烈反彈,輕者違犯軍中紀律,重則葬送個人前途。
軍方如今不但要放寬體位增加兵源,還要恢復專業士官班招募,以求一解燃眉之急,如此頭痛醫頭的方式,實在不宜用在國防的長遠規劃。
2008年是大選年,趕在該年元旦將役期縮短為一年,要說沒有政治考量,實在難杜國人悠悠之口,國防事務本就有其特殊性,不宜過度操作,三年來役期瘋狂縮短,今年漢光演習後備部隊戰力高於現役的反常現象,已讓軍方嚐到反噬滋味,政治人物眼光應看得長遠,留給專業獨立的運作空間。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