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仿冒協定談判未納入台灣 不排除政治考量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四日專電)美國、歐洲聯盟及日本積極推動簽訂「反仿冒貿易協定(ACTA)」,但在初期過程中並未接觸、納入台灣,已引起相關單位的關切,目前正全力瞭解背景中,並不排除是因為主要國家的政治考量。
歐盟、美國及日本上月底同時宣佈將推動簽訂ACTA,在現有機制外,建立更高標準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架構;加拿大、紐西蘭、墨西哥及南韓也將參與即將展開的第一輪談判。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這項由歐盟主導的反仿冒行動並未考慮納入台灣,也從未與台灣接觸,對於被排除在重要國際經貿活動之外,已引起台灣當局的關切,並訓令駐歐盟代表處積極瞭解。
相關人士指出,台灣是高科技大國,研發創新表現在全球名列前矛,特別是近年來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努力與成效受到肯定,台灣應該被納入、也有意願參與ACTA。
ACTA是自願性質,也鼓勵所有新崛起開發中國家參與。專家分析,仿冒最嚴重的中國大陸顯然是協定的主要目標之一,不能排除歐盟等國在這種政治考量下,未邀請台灣參與這個以國家為基礎的協定。
此外,台灣是全球科技及貿易大國,被排除在以先進國家為主的經貿協定之外,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及全球經貿地位都不是正面的發展。
歐盟官方網站關於ACTA的答問篇就問到,這的協定簽約國是否要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及其他未參與國?
歐盟則否認這個論調,並指出,ACTA並不是要孤立一些國家,或針對這些國家的執行努力,而是有包容性,希望有更多國家在感到時機成熟時也可加入。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去年全球仿冒消費商品貿易價值高達兩千億美元,如再包括國內生產與消費,以及企業間與網路交易,整個規模可以達到七千億美元。
雖然世界貿易組織(WTO) 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都有保護智財權的協定或規範,但顯然無法有效遏止更趨猖獗的仿冒及海盜版商品貿易,美國、歐盟等國家希望能透過獨立於WTO 等國際組織以外的ACTA,更有效防止、打擊仿冒品貿易。
未來的ACTA條款涵蓋國際合作、執行實務、及法律架構等三大領域,但還沒有完成協定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