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洪敏隆/台北報導〕國內部分中型巴士傳出私自改大樑,有公車研究者指出,台北市多數低底盤公車也是「切大樑」改造,將工字樑改為ㄇ字樑,學者批評此類中間低、兩邊高的公車,根本不算低底盤,搭乘相當危險。
台北市府近年積極鼓勵公車業者引進低底盤公車,台北市街頭也有越來越多中間低、兩邊高的「低底盤公車」,但有公車研究者指出,除了全車進口的車輛,多數低底盤公車,都是進口底盤後,再切大樑改裝。
專家指出,此類車輛底盤結構上均屬「工字樑」,但因中間的橫樑不符打造低底盤公車的需求,引進來台後,打造過程都會先切除橫樑,將橫樑移往車後,成為「ㄇ字樑」,如此一來,打造的車體才能符合低底盤需求。
專家進一步指出,在2004年車輛測試中心加強對型式認證的審核之前引進的公車,業者甚至沒有經過原廠授權,就擅自切大樑改造。由於公車行駛速度慢,安全顧慮較低,但如果是時速六、七十公里時的高速轉彎,切割處與新焊接點,都可能有斷裂疑慮。
業者:改造通過安全檢驗
不過,欣欣客運等台北市的公車業者則強調,目前引進的低底盤公車,改造過程都有通過安全檢驗,不會有安全顧慮。
也有業者私下表示,早年確實有先通過車測中心型式認證,之後再偷偷變更設計情況,但車測中心在2004年7月以後「抓很緊」,切大樑的情況,不至於再發生。
公共運輸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大教授張學孔則批評,台北市多數的低底盤公車,都是中間低、兩邊高、後面更高,根本不符合所謂低底盤標準,只是半吊子,即使通過了車測中心的安全檢驗,對乘客而言還是很危險。
張學孔表示,公車是動態行駛,不是靜止不動,這種座位配置,乘客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從座位上摔下,對行動不便者等最需要低底盤公車的人來說,公車行駛過程要「爬」上座位,更是很大的負擔。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