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回憶譚展綸和展綸學校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報導)新加坡早期從中國過來的第一代移民,他們繼承了中國人勤勞善良和敬業的傳統美德,在新加坡早年艱苦創業的歷史上,默默付出、承受苦難,譜寫了一段段光輝的歷史。譚展綸就是第一代從中國大陸下南洋的眾多華人之一,在牛車水獨自辦校教書30年,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譚展綸於1898年出生在中國廣東新會,由於祖父是開布莊的,家境不錯,學生時代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廣東省新會第一期師範班畢業生,也在廣州學過中醫。他精通華文、英文和日文,還通曉中醫。

三十年代,譚展綸曾輾轉於廣州和香港行醫教書。自1939年來到新加坡後就定居下來,在牛車水獨自創辦了新加坡私立展綸學校。他既做校長又是唯一的教員,把傳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在新加坡傳播開來。

據譚展綸的長子譚家聲(MichaelOzaki)介紹,展綸學校除了教授華文、英文、算術和常識等規定科目外,也教日文,同時教《三字經》、《論語》、《四書五經》、《孫子兵法》等國學經典。

展綸學校的入門處設有孔子的祭壇。開學的頭一天,學生家長通常帶著孩子,拿著餅乾和菱角,跪在孔子的祭壇前,捏著孩子的手,用毛筆寫下「開筆大吉」四個字,祈願孩子從此步上求學的坦途,學業進步。

展綸學校的教學方法也很傳統,頗像舊時的私塾教育。由於學生人數不多,年齡又參差不齊,譚展綸幾乎就是一對一、手把手地教孩子課程,他要求孩子們背書,面對牆壁站著背,不會的就鞭打手心。

展綸學校在四、五十年代的教學過程中側重了國學教育,而現在的中小學注重的是平衡教育。比如,譚展綸讓學生們背誦國學經典《論語》、《老子》和《易經》等,主要從培養孩子們的記憶力、良好的心理素質等,因為小孩的記憶力比較好,而理解力相對較弱,而現時普通學校從教材的編寫和教法上主要側重的是理解力。另外,國學經典書籍的內容主要是教導學生注重道德、修養方面的提升,既學文化知識,又可學習做人的道理。而普通學校只強調應試教育而忽視了品德教育。


譚家聲和他的兒子在展綸學校的舊址前面。(攝影 明國/大紀元)

譚家聲介紹,展綸學校的學生也是形形色色。他們大多是牛車水一帶有錢人家的孩子,年齡從5歲到16歲不等。有雜貨店老闆的兒子,金店老闆的兒子,也有的把學校當成幼稚園寄放孩子。學生不管有無繳學費,或拖欠學費,他父親都照教不誤。

展綸學校從1939年在牛車水註冊到1969年正式結束,經歷了三次校址動遷,從最初的登婆街、到客納街、到後來的譚氏宗社,由於都位於牛車水,且位置相隔不遠,牛車水的老人們還依稀記得當年學校的風貌。

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後,教育部對學校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像展綸學校那樣只有一兩間課室,又沒有操場的學校,學生人數設有限制,展綸學校越來越難以維持生計,到1969年正式從教育部的名冊上消失。

譚家聲說,他不懂父親為甚麼一生癡愛教育,在沒有資金、沒有背景的條件下,單槍匹馬在牛車水開辦一所私立學校,其中的艱辛困苦外人很難想像,但父親勤勉好學、甘於清貧,身教言教與人而樂此不疲。他說,「思想開明的父親傾其所有,一生默默無聞地傳授知識。」

譚展綸於1977年在新加坡中央醫院去世,享年79歲。家人根據他的遺願,把他的遺體及各個器官都捐獻給了醫院供醫學教育用。

譚家聲說,「父親死後連骨頭都捐出去給醫學教育用了,甚麼都沒有留下來。而且,父親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對教育的癡愛,真的很少見。」

譚家聲說,父親去世近三十年了,我的兒子也已經十六歲了,讓更多人知道前輩們的歷史,會將敬業和身教言教等優良傳統傳承下去。(//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從中共統治下出來的中年人,對「憶苦思甜」 這個名字非常熟悉,但對下一代和海外華人就非常陌生了,筆者本著「繼承黨的光榮傳統」,將「革命傳統代代傳」,「把無產階級的革命紅旗插遍全世界」的「革 命精神」把「憶苦思甜」的「革命傳統教育」介紹到海外來(引號者均是當年《人民日報》上,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屁話,中共吹牛大王,說肉麻話不臉 紅)。
  • 前一陣聽一位西人朋友抱怨,說自己的兒子在學校非常淘氣,在學習上也表現不好。回家對兒子兇一些吧,他就更叛逆,還威脅說如果挨揍了他就會去叫警察(在西方社會,打孩子確實會招來警察的)。如果對兒子繼續聽之任之吧,眼看他在外面越來越不像話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看這個朋友恨得牙癢癢的樣子,讓人感覺其實西方人和中國人在面對孩子淘氣時是一樣生氣的。這生氣的程度讓人想起中國古裝劇裡面一個父親大喝一聲「拿家法來!」然後把兒子綁在長凳上一頓好打。我頗為同情那位朋友。我的孩子雖然在別人眼中已經屬於非常乖了,不像那位朋友的孩子那麼淘氣,但是,當我孩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我也常常情緒很壞。
  • 【大紀元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對於中國傳統教育教導婦女只能『嫁雞隨雞』、嚴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分際,立委蔡啟芳認為這樣不但把婦女限縮在家庭這框架下,更讓婦女變成一個『不會思考』的生命,這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因此重視婦女的地位、想法,不但讓台灣婦女有著自由意志,讓婦女成為愛台灣、好媳婦的幸福族群。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躺平就可以賺錢的特殊實驗,計劃時長6週,為什麼卻沒人能堅持超過一週?自由對於生命來說到底有多重要?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 新州政府將投資1000多萬澳元,資助400多名早教老師完成學業,留在早教行業。
  • 荷蘭
    芬蘭讓「學校」成為真正教育及照顧學童的所在,教師才能專注於對所有孩童成長和幸福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這也是他們最擅長的,那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芬蘭教師不會因頻繁的測驗、與他校競爭、滿足上級要求與目標等事項感到苦惱。
  • 天色漸漸暗下,工作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終於回到了家。卸下公事包、癱在柔軟的沙發上,整個身體都放鬆了,這時,若要看些什麽,你會從口袋掏出手機滑一滑臉書、線上購物?還是按下遙控器、打開電視?或是拿起擺在茶几上的書?如果那本書是經典書籍——《紅樓夢》呢?
  • 在長達一年半的國境封鎖下,許多澳洲人早已按捺不住再次出國的心情。而對於渴望遊歷海外的學生來說,在解封後前往外國就學不啻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雖然世界各國目前仍緊閉大門,但當下正是進行留學規劃的好時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