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郭岱君解讀蔣介石日記及時代意義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呂海桑尼維爾報導)史丹福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應北加州中華民國軍事院校校友聯合會邀請﹐11月18日在南灣文教中心演講﹐解讀蔣介石日記及其時代意義。她表示,從日記在胡佛研究院公開以來,大多數看過蔣日記的學者,包括中國大陸學者,都認為他功大於過。北伐和抗日是蔣的大功,他最大的過失是失去了中國,造成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痛苦。

郭岱君說,日記透露了先前不為人之的事情,澄清了誤解,必然要觸動中國歷史的改寫。她自己看了日記後才真正認識蔣,日記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蔣介石。之前國共兩方,一方神話他,另一方誣蔑他,但日記展現了一個真實、愛國、關心國家發展的蔣介石。郭岱君表示蔣介石幾十年從不間斷每日讀書寫日記,以及他時常反省與修身養性﹐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日記顯示了對蔣介石的完整描述,紀錄了他的缺點和修身、家庭生活、個人信仰、歷史事件背後的思想過程、革命打仗的艱辛等多方面的大小事,從1915年至1972年每日從不間斷。目前經修復已向公眾開放的日記,已到1965年。

蔣日記澄清了一直被認為是預謀的第一次國共合作轉捩點中山艦事件,是蔣猜測別人要綁架他,和自己反復不定思想鬥爭的結果。郭岱君說,中山艦事件發生前期,蔣介石一直心裡不安,認為別人要把他弄走。1926年3月19日汪精衛給他打了兩個電話,問他甚麼時候去俄國。平時中山艦接送蔣介石於廣州和黃浦,那天人在廣州的蔣介石,見中山艦自己去了黃浦又回來,使他心神不定,認為自己要被綁架,因此決定去汕頭躲避。但半路他想到應該要繼續革命,使他返回廣州。在回廣州的路上,蔣又觸發了一個想法:我為甚麼要和汪精衛鬥﹖這使他再次轉返汕頭。但之後,蔣又想﹕我為甚麼怕死﹖,最後蔣返回廣州並扣押中山艦,逮捕了中山艦長李之龍等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份子,並責問汪精衛為甚麼要綁架他。後來,蔣介石才發現自己誤會了汪精衛,中山艦事件不是預謀,但事情已經說不清楚了。

蔣介石在日記中,記載了自己不能被黨內人士和學生理解的痛苦。郭岱君表示,滿懷熱情年輕的學生,不能理解他為甚麼不向日本宣戰,國民黨左派也認為他抗日是假。蔣介石三十年代的日記中,返返復復記述了他對此的憤怒和羞恥。當時軍閥割據的中國,除了黃浦軍聽他的指揮外,其他軍閥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軍隊不受蔣指揮,直到1944年抗日快結束時,還是這個局面。蔣知道中日之戰難免,但又深知當時中國軍隊遠不是日本軍的對手,中國要爭取時間。所以已經是基督徒的蔣介石時常禱告,讓神給予他時間,這也就是為甚麼他一直派人去歐美尋求援助,但又遲遲不正式向日正式宣戰的原因。

日記中還澄清了外界一直誤會、宋美齡去巴西的事實。外界一直認為宋美齡1946年巴西之行,是蔣介石與前妻來往,所以她避居巴西。郭岱君表示,事實上宋美齡一直有皮膚問題,有時晚上痒得不能入睡,因此蔣很關心,經常讓她離開潮濕的重慶去昆明。宋美齡因皮膚病曾到世界多處看病,當時聽說巴西有一個醫生可以醫治,所以由宋靄齡等幾人陪同,去巴西看病。◇(//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北京二日電)今年初,北京團結出版社出版「蔣介石日記揭祕」一書,號稱這是蔣介石日記首度在中國出版。不過,中國大陸著名的中國國民黨史研究者楊天石近日發表文章表示,這本書是篡改蔣介石秘書毛思誠所編「民國十五年前之蔣介石先生」等書拼湊而成,是「大膽作偽的欺世之作」。
  • 由於歷史之複雜,歷史人物之作為將於歷史後來之演變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或是歷史之果與歷史人物所種之因,這彼此之間的關連又是為何?實在難以簡單論斷。這一點,文前所引之蔣介石日記,便表達得極為貼切。想來,蔣介石本人對於自身歷史評價之極端矛盾,是有一定的預先認識的(值得一提的,黃仁宇先生對於蔣所說的「因果關係」所具有的史學方法意義,是肯定的)。
  • 蔣介石一生都在為「一個中國 」而奮鬥,但是中共並不能容忍他,更不會感謝他,而是時刻都在想著推翻他,甚至在肉體上消滅他。民進黨的誕生就是中共當年為了反對蔣介石而鼓動出來的,這我早年在大陸時就有所聞。後來我到美國遇到一個為了逃避國民黨迫害而移居美國的民進黨員,他向我證實了這一點。早年民進黨的活動經費,大半都是來自中共。沒想到世事難料,民進黨最後竟然演變成中共的對立面。
  • 蔣介石,曾被西方媒體評為遠東地區骨頭最硬的領導人,其性格堅強倔強,在日寇大舉入侵的時候奮起抵抗。在外國人看來,抗戰簡直是發瘋,可是他不畏強暴,寧肯戰死也不作亡國奴,其性格之堅毅可見一斑。尤其是抗戰前景最暗淡的時刻,連曾經的革命領袖汪精衛都投降了日本。其實汪精衛並不是一個怕死的人,他曾經刺殺清朝攝政王,也曾在獄中寫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壯烈詩句。在我看來汪精衛只是對抗戰喪失了希望,再加上對權利的慾望才走上了投靠日本的路,也許在他看來,他也是在救中國,不過他也許不瞭解或者說不願意相信日本人的奸詐與無恥,以為他能夠帶給中國人民和平——沒有奴役的和平,然而事實正好與他所想像的相反。
      
  • 自從中共在一九四九年打敗蔣介石並取得對中國大陸的統治權以後,馬克思主義便在中國大陸正式付諸實踐。由於剛從戰爭中走來,中共還能記起他們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車拉肩扛送來的,還能理解並珍惜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誼。儘管這時他們執政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強,但他們自覺自律地為人民做些好事的熱忱,使他們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這也為馬克思主義扎根人心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 首先來說一說「兵諫」的由來。歷史上是沒有「兵諫」這一說的,「兵諫」一詞首先被張學良在「西安事變」的過程中提出來,按照中共一向的解說,是「愛國」將領張學良為了「勸」蔣介石抗日,因此發動了「西安事變」,通過武力進諫,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因此,「兵諫」兩字,在中共眼中,是大大的褒義詞。
  • 每年九月,是聯合國在紐約召開大會的日子。自從聯合國在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逐出「蔣介石的代表」以後,加上蔣介石「漢賊不兩立」,台灣就與聯合國絕緣,後來連台灣記者都被禁足聯合國﹗當時美國主張在接納中國入會的同時,也保留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不用「中華民國」名稱,也不保留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是沒有被蔣介石所接受,原因有不同說法。總之,美國並不想徹底「出賣」台灣而找折衷的辦法。後來卡特總統與中國建交後,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顯然也是一種補救措施,除了給台灣留活路,也是為了台海與亞洲的區域穩定,它事關美國國家安全。
  •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七日電)財團法人蔣渭水基金會今天舉辦「台灣空運文化的立體新世界」特展開幕,展場佈置了台灣首位飛行員謝文達駕駛「台北號」在殖民政府日本東京散發請願單的場景,謝文達哲嗣謝東漢也帶著日本天皇御賜謝文達的銀杯,及蔣介石贈與的飛行員短劍亮相,顯見謝文達的飛行技術受高度肯定。
  • 蔣介石先生在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以「復興中華文化,光復大陸國土」為口號,所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對台灣在承傳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精神上,產生了一種移植「原生文化」的現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