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募集750億救巿 效果遭質疑

標籤: ,

【大紀元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郭秋怡綜合報導)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暴發以來,造成的金融巿場不安氣氛至今尚未平息,因此官方不得不籲請金融業成立基金因應,近期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終於達成協議將募集750億美元設立基金,用以穩定金融巿場。雖然有些巿場人士對此基金的運作抱持樂觀態度,但分析師指出,在巿場運作模式可能濱臨瓦解之際,這筆基金僅能解決暫時性的巿場流動性不足,無法解決根本的結構性問題。

結構性投資工具巿場濱臨瓦解

次級房貸信用危機暴發以來,結構性投資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簡稱SIVs的運作模式已受到嚴峻的挑戰,由於此類投資是建立在巿場買賣雙方對SIVs項下的房屋、汽車抵押貸款信用的信任之上,不過,次級房貸風暴以來,資產信用崩潰,巿場信心也已喪失,所以,在信用、信心雙缺之下,SIVs巿場正逐漸萎縮。

SIVs運作原理是以各種貸款或資產的組合為押抵發行票券取得短期資金,再將資金投資高收益的債券,由於具有吸金容易、快速獲利的優點,吸引了許多追求高報酬的避險基金進場投資,而且這種投資可以隱藏在資產負債表之外,所以也吸引了不少銀行投資,也因此提高了華爾街債市的流動性。

然而,SIVs和穩健型的投資基金不同,它並沒有提存損失準備以備未來填補虧損之用,所以這樣的操作策略讓SIVs的資金成本降至最低,但卻升高了操作風險,當信用市場緊縮時,SIVs的價值一落千丈,經理人就被迫提前清償出售手上的部位,形成證券的賣壓,並使整個金融市場信心受創。

今年8月時,SIVs就已經四面楚歌了。其中英國避險基金旗下規模相當於60億美元的Cheyne Finance基金已被迫清算;另外,德國銀行旗下的一檔Rhinebridge Funding基金,掌控20億美金的規模,也正處在受破產管理的狀態;花旗集團旗下的7檔結構性投資工具在應付投資人贖回時也面臨流動性困境;還有許多基金也將面臨調降評等的風險。

所幸,目前至少有10家國外的銀行旗下的SIVs基金目前仍在運作,包括德國的resdner Kleinwort、英國的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加拿大的蒙特爾銀行、荷蘭的Rabobank銀行等。

整體而言,大約有30檔左右的SIVs規模流失的速度即將達到紅色警戒線,7月以來已贖回了750億美金,約是該交易巿場規模的五分之一。市場人士甚至預期,SIVs的規模流失會再加快,估計每週超過15億美元。也有些專業人士認為SIVs這個投資工具的商業運作模式已失效,甚至是濱臨解體。

750億基金僅疏解短壓 無法治本

為消彌金融巿場的不安,美國財政部於9月開始力促業界成立基金自救後,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三大銀行近期已達成協議將募集750億美元成立備援基金。但據國際先趨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報導,發起成立基金的這三大銀行各自只願捐助約50億至100億美元,因此還需要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

而據紐約時報報導,至少有10家銀行表示可能會有興趣參與捐助,已應允之捐款初估有600億美元,一旦實現,基金近期內就可啟動運作。未來還計劃再邀至少60家金融機構來認養。

許多人士指出基金將用於援助所有產生困難的SIVs,但一位參與成立備援基金的人士卻指出:「人們都為這個構想是要完全解套或全面援救,但真正的目標並沒有這麼廣大,而是要提供有序展延或刺激SIVs重組。」

參與組織基金的銀行表示,備援基金不會用於購買任何次級房貸相關資產或任何複雜的高風險投資工具如抵擇資產債券CDO,基金內部人士也表示不會成為最後的借貸者。

有些分析師認為這支基金的用途只不過是給SIVs緩衝時間,以免他們將所持有的資產一次脫手,也可能讓一些大銀行旗下的SIVs找出活路。

分析師指出,即使這個基金能成功解除SIVs的警報,投資人註定還是會受損,特別是那些歐洲、中東及亞洲等地區持有最高風險SIVs的投資人,他們只能選擇崩盤得很徹底或稍微少一點。此外,半年內計有900億美元的抵押型商業本票需要再融資,已超出了這個基金的容納量。

研究機構Graham Fisher公司顧問羅斯納(Joshua Rosner)指出:「我們很快就會知道這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們用刮除表面奶油的方法,也不能除掉底部的毒素。」

摩根大通的董事長詹姆士(James Dimon)則警告投資人:「當然有些SIVs是救不了的,這是個現實問題。就我的立場而言,我希望這個基金可以減緩一些SIVs的短期壓力,但絕不是要幫任何人解套的。」

知名券商貝爾史登的首席利率策略分析師史蒂芬.亞伯拉罕(Steven Abrahams)更表示:「SIVs的利空還很多,如果這個結構性工具未來還要永續存在,將面臨一些嚴酷的挑戰。」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次貸問題:因證券化擴及全世界
港股暴跌上千點 本月第四次
外資在巴西參與率 7年提高81%
投信:台股明年首季行情可期 俟機挑戰萬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