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周春塘: 孔子的真、善、美

周春塘博士(波士頓)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1月16日訊】今天來談孔子,一定會有人提出抗議,除非你打算挖苦他,因為挖苦他比讚美他來的容易﹐而且討人喜歡。

不久前信懷南在他的專欄裏談重讀《論語》的感想。他說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這類大道理,不用他多說,人人都知道,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大概都有此領悟,否則也是白活了。我的朋友王尚勤說孔子居然說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話,顯然瞧不起女人。所以她也寫了一篇文章,登在報上,題目是:「有了Oprah﹐誰還要孔子﹖」

天下沒有一件人人都喜歡或者討厭的事,人更是如此,即使聖人也不例外。孔子到今天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了。他在世時便享有盛名,死後經歷了多少改朝換代,社會變遷,還能屹立不搖,絕非偶然。樹大招風,被人挖苦幾句,開個玩笑,不足為怪。

時至今日,不僅東方人對他恢復了興趣,西方人也開始認真發掘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不想想孔子感人的力量究竟在哪裏。

打開《論語》,裏面的話,零碎又片段,且都平淡無奇,像「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都是老生常談,無怪乎信懷南先生要發牢騷了。

其實,孔子生存的時代已經相當複雜,他的「平淡無奇」,是他個人人格的特徵,也是他蓄意扭轉時代風氣的一種方法。

我們都知道孔子有宗教家的精神,但儒家不是宗教,宗教談今生來世,天堂地獄,全看你怎樣塑造和選擇。我們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然而代代相傳,延綿不斷﹐便是永恆。這就是他的信仰。其中沒有天使、魔鬼,其中只有對人無限的關懷—愛。

孔子的愛,應該說「仁」,是他的創造。耶穌的愛來自上帝,釋迦牟尼的愛來自悲憫,孔子的仁,來自你我的自身,不待旁求。他強調「孝」,便在闡明人的價值:人天生便愛子女,子女天生便愛父母,這種連低等動物都有的「美德」,是不需要證明的。然而他最普遍、最深入人心的人道主義便從這裡萌芽了。他的仁,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由內及外,變成了社會的公約,道德的標準,人倫的綱紀,豈僅是一個家庭的重心而已。

從這裡他找到了人類最根本的共性,喚醒了人性中最強大的力量。

這便是孔子的哲學。它沒有柏拉圖的深奧,黑格爾的雄辯,它甚至不需要任何的解釋。它是人人都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人只要真心誠意生活過,不必等到七十,大約一個十歲的孩童就會明白愛的重要,也會明白在愛中人最快樂。愛的魅力,在你愈付出,得到愈多。

不久前Associate Press和MTV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他們在紐約問卷了1280名13歲到24歲的青少年,問題是「什麼是快樂﹖」

出乎預料的,答案不是嗑藥、搖滾音樂,sex,TV,或者開車兜風。

絕大多數的孩子認為跟家人在一起是生命中最大的快樂。三分之二的孩子則認為他們的快樂來自父母。當問到誰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時,半數的選擇是母親或者父親。

無疑的,家庭生活構成了這些青少年幸福的基礎。孔子的思想在他們身上取得了再一度的證明。

我們一般人喜歡說天下國家。孔子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而家庭的幸福有賴個人人格的健全,也就是「仁」的功夫。儒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系列的大問題,都是由這個簡單的仁字發軔的。後期的儒者把這種學問稱之為「萬物一體的仁學」,是頗接近事實的。

西方哲學家強調人生三要素—真、善、美,孔子用一個「仁」字來囊括。西方的真、善、美,是知識上的智慧,孔子的真、善、美,是人性中的光華。一個懂得仁的人,一定會看見人世間的真和善,因此也一定會享受到人世間的美。對個人的生命而言,這是無言的超越。不論你在家庭或者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你都會感到天堂一般的幸福。這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幸福,不是神給你的,也不是孔子給你的,是你自己給的。

很多人說美國最笨的總統是布希。我說且聽他的一句話。九一一事件後大家都在想如何防範恐怖事件的發生。布希說不難,每位家長每天晚上在孩子入睡前向他們說一聲「I love you!」天下太平,什麼壞事也不會有。

沒有比這更簡單、更有效的防恐措施了。

誰說布希是傻瓜﹖(於紐英倫中華專業人員協會30週年慶演講稿)(//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當年蘇轍為了感念巢谷,寫下《巢谷傳》,說他死於嶺南。事到如今,人們很難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過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古韻流芳》提供)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