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伯壺文字、攝影台中報導) 即日起在科博館全新推出的「農業生態」常設展,歷經八個月的「品種改良」與「精心培育」,讓人們看到自古以來賴以維生的農業是如何演進與發展,同時帶領大家走訪台灣豐富的農業生態環境。
全新開幕的「農業生態」常設展結合科博館人類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等機構所提供的珍貴資料。除了保留原來「中國農業」展示區的部份內容和重點產品外,並加入了全球及台灣農業的多元化主題內容,輔以現代展示科技的多媒體技術,帶領民眾瞭解農業生態和農業科技。
科博館館長林宗賢表示,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是習習相關的,這次的展覽的目的是想把數十年來台灣以及華中、華北、華南的農業歷史呈現出來。
此次展覽場地是以前的「中國科學廳」,一直以來自然科學就不斷的探討著生命和環境的關係,而所有的農業和生命、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農業主要是靠天吃飯,五穀雜糧皆是來自於生命,所以它們的生長也和其他生命關係密切。
展場中栩栩如生的模型。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接著說,這個展覽把台灣的農業生態完美的呈現出來。當今社會在工業化以後的腳步愈來愈快,而農業發展本來就是傳統產業,發展特別有它深遠而多元的文化特性。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具備了機械化、自動化以及化學性的特色,改變很大。雖然在產量及品質都有所提升,但自從92年(2003)加入WTO後,台灣的農業走向國際化,又面臨了轉型以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現代農業科技雖然日新月異,卻同時需面對外來種入侵、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濫用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此次「農業生態」常設展,便是希望透過豐富的展示內容,帶領民眾認識人與土地的亙古依戀,讓民眾在參觀展示之後,能更加關懷和保護我們的農業生態環境。
展場中由牧童、水牛和白鷺鷥組成的大型銅雕。
傳統農具。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