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挑戰權限 中國網絡記者意外崛起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一些有理想的中國青年記者越來越挑戰中共嚴格審查制度的極限,報導更多群眾關心的貪污腐敗事件。不過,在極權下的中國記者是多麼的無助。結果是,在中國工作的記者要不就是屈服於審查制度,要不就是失業。近年來,由於快速成長的網絡,中國網絡草根記者意外崛起,他們趕在政府審查之前,在網絡快快傳播消息,並意外成名。

中國記者挑戰新聞權限

華盛頓郵報12日報導,龐皎明(Pang Jiaoming,音譯)幾星期之前結束了2年的記者生涯。中共中宣部和官方的全中國記者協會下令給龐皎明的雇主——中國經濟時報不但要開除他,還要求「對記者強化馬克思意識形態教育。」中宣部還另外發佈給中國各新聞機構一份單獨通知,通知中明令禁止龐皎明在其他機構擔任記者。這等於斷了龐的記者生涯。

龐引起高層注意是他的兩篇報導,報導揭露「不合規格」的煤灰被用來建造武漢和廣州之間耗資120億美元的500英里鐵路。龐的報導中寫道,煤灰是用於隧道、橋梁和路基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不合規格的混凝土可能導致結構倒塌和悲劇事件的風險。

龐的報導被刊登在頭版,說明了中國的青年記者越來越想挑戰中共嚴格審查制度的極限。不過,他的命運也顯示在極權政府下的中國記者是多麼的無助。結果是,在中國工作的記者在中國工作的記者要不就是屈服於審查制度,要不就是失業。

龐來自海南島,2005年畢業於北京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擔任記者之後不久,他撰寫了江蘇省的汙染。之後,他的報導揭露了山西省的汙染、湖南的煤礦貪腐和內蒙古牧草地的濫用。這些報導激怒了事件當地的數十名地方官員。結果,龐被中宣部認定是想要挑戰新聞權限。

龐皎明最近的一場賭注是在6月。他登上往南的火車展開他的調查。他發現了五家工廠販賣低於國家標準的煤灰用於混凝土。他表示親眼見到這些不合規格的煤灰裝上卡車混成混凝土用於建造鐵路。他有兩家實驗室分析的煤灰樣本,證明不符合中國的標準。

龐皎明表示,低質煤灰與高質煤灰的價差每噸達12美元。這表示很多錢是從做假賺來的,可能是鐵路建設公司,也可能是煤灰供應商。

由於對貪腐和安全危害的清晰分析,龐的7月4日刊登的第一篇報導就收到了快速的回應。龐表示,他的編輯收到鐵路部、中宣部和全中國記者協會的電話要求 不再對這個議題進一步報導。

龐表示,雖然暫時 失業,他並不沮喪驚慌 ,「我必須等等,再觀察一下。」

中國網絡草根記者意外崛起

路透社12日報導,中國被中共管制的新聞媒體伴隨快速成長的網絡,給了網絡草根記者一個特殊的機會﹕在政府審查控制之前,在網絡快快傳播消息的機會。

本來在湖南省一個小鎮販售蔬菜,26歲的周(Zhou)在部落格登出重慶市開發商和居民糾紛的報導而意外出名。

被稱為中國「第一個草根記者」的周表示,「我一開始去重慶是想賣菜,我想如果我能夠出名,生意會比較好。」沒想到,網絡報導糾紛事件卻使他意外成名。

收取7000元人民幣捐款進行他重慶報導之旅的周,堅稱錢是用來支付旅費和報導不動產糾紛。

對於那些面臨被逐出家園、困境又無法引起媒體注意的絕望居民而言,這個錢值得付。周說,「政府從不與居民溝通。屋主沒有發聲的管道。」

周坦承收錢幫助居民購買網域名稱,設置網站,並且把他們的困境發佈到網路上,這使得先前為他的勇氣叫好的網客嘲弄他的利益。

然而,他在長篇的部落格文章中打擊了對他的批評,他表示他從來沒有任何意圖,只是想要出名——希望幫他湖南的蔬菜事業做宣傳。周說,「我不想要人們認為我偶像或是英雄,我沒有那樣的責任,那是政府的責任。」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著名異議人士楊建利談對中共的新認識
採訪維權 英記者遭中國便衣警察干擾
中國建奧運外國記者數據庫 用意何在?
廈門漁船擱淺金門  四名漁民獲救遣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