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緬甸軍政府持續鎮壓民主活動,「台灣翁山蘇姬網絡」發言人孫友聯昨日表示,台灣應成為亞洲的民主平台,外交部應拿出比譴責緬甸更積極的作為,與歐洲駐台機構連結。外交部表示除持續關切外,也將加入國際的聲援行列,近期並將在外交部網站闢出「聲援緬甸民主化專區」,連結國際友好力量,支持緬甸民主。
今年9月緬甸軍政府血腥鎮壓和平示威的僧侶及平民,引起國際矚目,日前在世界各地陸續舉辦示威遊行聲援緬甸民主;包括倫敦、巴黎、維也納、雪梨、墨爾本、斯德哥爾摩、曼谷與新德里市等全球各地多座城市參與。
台灣民主基金會昨天上午舉辦「緬甸近期示威運動:國際反應與其人權前景」座談會,與會者從中國扮演角色、台灣民間社會的反應與未來待努力的方向等面向切入討論。
孫友聯表示,緬甸僧侶9月初走上街頭向軍政府抗議,但國際社會的介入與反應速度似乎慢了許多。他認為,國際力量的關鍵是要維持介入的溫度,促使在11月召開的東南亞國協大會通過廢除緬甸會員資格等制裁性決議,以及思考如何讓聯合國安理會作出相關的決議案。
據中央社報導,對於瑞士等歐洲民間團體向中共發出呼聲,要求中共抵制緬甸參與2008北京奧運等活動,孫友聯也表示支持。
國內相對冷漠
談到台灣民間社會對緬甸的聲音,他表示,雖然近年來台灣和平促進基金會、台灣勞工陣線及婦女新知等民間團體共同連署發起成立了「台灣翁山蘇姬網絡」,但事實上,國內對緬甸認識不足,也對國外人權狀況漠不關心。
不過,經由這陣子媒體廣泛報導緬甸內部情勢,的確讓在台灣的緬甸社群(像中和市華新街居民)決定結合力量,自發性的在10月6日不畏風雨完成支持緬甸民主的遊行活動。
孫友聯說,台灣聲援緬甸的困境頗多,包括非政府組織資源有限,無法對緬甸提供物資援助,更何況台灣沒有緬甸或中共駐台機構,沒有可以抗議的對象,政府機關也對緬甸問題消極以對。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則認為,東亞整合力量不足以讓緬甸人權問題改善,能夠在緬甸問題發揮力量的,國際都把期望的壓力轉到中共身上,要求中共對緬甸問題表態。
他表示,中共基於石油、天然氣能源需求及南亞地緣戰略考量,對緬甸的維護立場是國際眾所週知,甚至在今年初為了緬甸在聯合國動用第5次否決權與美國抗衡。
蔡東杰預料,中共從來沒有在國際壓力下做出違背外交獨立思維的政策,除了現在為了回應國際壓力發表「保持各方克制、呼籲緬甸處理國內矛盾」的保守立場外,不會再有更明顯動作,在未來可能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過程中,應該還是會「保留否決權」,更會把中共境內人權議題與緬甸議題劃出一道安全防火線,不會讓緬甸問題延燒。
外交部將闢網站專區聲援
與會中,孫友聯對於外交部雖然在9月28日譴責緬甸軍政府,但在10月3日的行政院會報告中,指台灣與中共、緬甸無外交關係,對緬甸問題「無能為力」,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對此,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葉非比回應,外交部表示除了持續關切緬甸軍政府鎮壓民主活動的情勢,也將加入國際的聲援行列,透過非政府組織等民間力量,給予支持,近期將在外交部網站闢出「聲援緬甸民主化專區」,連結國際友好力量,支持緬甸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