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30年「熱詞」變化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導)最近中國官方媒體通過對最早進行包產到戶改革的安徽小崗村農民的採訪,報導了中國農村近30年熱門用詞的變化,以此說明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包產到戶、萬元戶、計劃生育、農民負擔、打白條、農民工、村民自治、免除農業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新華社的報導,這些農民熱門用詞,清晰勾畫出了中國農村近30年來的變化。報導說,這些詞語,反應了9億中國農民的生活,由吃飽穿暖向富裕文明的進步。根據新華社記者對小崗村農民嚴俊昌的一個訪問,當年大部分人吃不飽的小崗村農民,現在關心的是花卉和水產養殖的規模。

但是80年代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工作,現美國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卻表示,安徽的小崗村是中國改革的一個官方保留標本,政府對該村財政補貼很大,不能代表中國農村的普遍情況。他認為,中國農民使用最多的熱詞,似乎應該加上幾條—

程曉農:「『打工』,『拖欠工資』,『土地拋荒』是一個,但農民不是很在乎這個,農民現在關心的還有一個就是除了老頭和小孩,就沒人了。老人種不了地了。年輕人在農村種不了田,只有進城打工掙點錢,寄回養家,還有就是農村教育。我想農民看不起病和城裡的中低階層的話題是一樣的。」

程曉農認為,9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幾乎沒有分享到任何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中國政府最新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缺乏非常實際的內容—

程曉農:「提倡新農村的意思是因為農村太破爛,但不等於提一下一夜之間就一下子使破爛變成了新的,喊一下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7個字,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朱鎔基也沒笨到不會喊這7個字,那朱鎔基解決不了,溫家寶又能力何在呢?」

旅居加拿大的中國公民論壇成員杜智富則認為,新華社報導所說的農村熱詞確實並不完全,但整體來說,中國農村比上世紀70、80年代生活更好是事實。不過他認為,中國農村的發展卻面臨很大的難題—

杜智富:「人口結構,必然要發生農村大量的人口流向城市,而且實際上也在發生。中國要向現代化這個路子上走的話,這個趨勢就不可避免。所有現代化的國家,它的人口結構都是從原先80%以上是農村人口,然後轉到3%、2%是農村人口。當然很多東西都是要配套的,不是把人流到城市就完了。城市還要有就業的可能性,他是正規的一個公民,不是變成農民工、製造大量的非常沒有保障的農民工的現象。」

所以杜先生認為,農村熱詞可能應該加上「盲流,進城打工,土地賠償,官員貪污和土地所有權」等。

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城市化的過程。程曉農認為,中國城市化過程受困的原因,主要源自制度—

程曉農:「農村這些年來實際上都是靠農民外出打工倒過頭來養農村,現在變得經濟上越來越依賴打工族,而打工族又依賴城市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經濟變成具有寄生的依賴性,所以它不可能繁榮。」

他補充說,進城務工的農民城市貧民化,以及中國農村老齡化,將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問題,這方面引申出來的詞語,恐怕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農民必然使用的熱門用詞。(//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流動人口龐雜成治安的嚴重挑戰
兩千畝桉樹半夜被砍 居民稱政府行為
河南最厚道農民工:為失蹤欠薪老闆看倉庫
討薪黑色幽默:農民工拖欠了我的工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