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科研人員發現,高致命性H5N1禽流感病毒已變種成容易感染人類的品種,並在非洲及歐洲的禽鳥間廣泛流傳,但相信暫時不會演變成大規模爆發。另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研究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可由母親經胎盤傳給胎兒;並發現病毒不止感染肺部,還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免疫系統和血液細胞。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分校日本裔病毒學教授河岡義裕和他的研究團隊,在H5N1病毒中發現一處病毒蛋白質的改變,讓病毒更容易感染哺乳類動物的上呼吸道系統細胞。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河岡義裕說,近期在非洲和歐洲禽鳥抽取的病毒樣本中,都能找到這種蛋白質變異。
河岡義裕等人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捲)》學報中發表了這次研究結果,並對變異感到擔憂。
目前禽流感極少出現「人傳人」的情況,但是如果病毒變種至擁有輕易在人類之間傳播的能力,則可能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
病毒適應加強 可低溫繁殖
此外,禽流感病毒已變得更容易適應較低的溫度,因此容易在人體上呼吸道生存繁殖,令人體受到感染。研究報告解釋說,鳥類的體溫通常是攝氏41度,人類體溫是攝氏37度,而人類的鼻子和喉頭通常溫度是33度,這是不太適合禽流感病毒繁殖的。而新發現的變種H5N1病毒能適應上呼吸道比較涼快的環境,並進行繁殖。
河岡義裕指出,這樣禽流感病毒就能夠容易的透過咳嗽和打噴嚏在人類、人禽之間傳播。
非歐禽鳥病毒樣本全帶變異
研究又發現,所有非洲及歐洲的雀鳥禽流感病毒樣本,全部帶有變種病毒。
H5N1病毒在2005年在中國的青海湖區域造成了第一次野生禽鳥的大規模集體死亡。那裏是數以百計候鳥遷徙中途聚集的地方。病毒透過候鳥從亞洲傳播到歐洲和非洲,而這些病毒的後裔正正帶有新發現的變異。
河岡說:「因此目前正在非洲和歐洲蔓延的病毒都有這種變異。」
他又說:「目前正在流通的病毒比1997年的病毒更像哺乳類動物病毒……是最可能變種成人類病毒的品種。」
不過河岡說,目前慶幸還沒有發現病毒存在別的變異。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潘烈文指出,研究結果是一個響號,反映人類感染禽流感的風險未減少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則表示關注研究結果。
香港於1997年爆發禽流感疫情,全港大規模殺雞以防止疫情擴散。這亦是全球首次發現這種致命病毒。圖為香港街市一雞檔。(攝影:許珀珩/大紀元)
禽流感會由母體傳染胎兒
另外,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研究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可由母親經胎盤傳給胎兒;並發現病毒不止感染肺部,還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免疫系統和血液細胞。
這個研究結果刊載在最新一期的《柳葉刀》醫學雜誌上。這次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的利普金博士負責統籌。北大傳染病研究中心拿了兩名死於禽流感的病人組織化驗。他們分別是24歲的孕婦和35歲的男子,發現孕婦4 個月大的胎兒同樣受到感染。研究員除在死者肺部找到病毒基因外,亦在氣管、淋巴結、胃腸道、腦部、肝、血球、胎盤中找到病毒基因。
世衛和各國政府正大量囤積治療禽流感有效的特敏福,但世衛表示,還未有足夠數據說明孕婦服用特敏福是否有效。
H5N1是一種高致命性的禽流感病毒,根據目前的數據統計,有60%感染者最終死亡。根據世衛資料,自1997年被確定後,全球共有329人感染H5N1病毒,其中201人死亡。印尼死亡人數最多,有86人。中國至今也有16人死於禽流感。
目前,絕大部分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病源都是家禽,也有小部分病例被報告為人與人之間傳染。科學家一直擔心,這種病毒產生變異,讓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變得比現在更容易,最終發展成為像1918年大流感那樣的流行疫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