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50年前發射首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
【大紀元10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日電)今天是人類太空紀元50年的紀念,50年前的今天,蘇聯成功地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一號 (Sputnik I)」。它以29000公里的時速繞地球飛行,並透過無線電訊號傳送所偵測到的大氣電離層數據,這項創舉震驚全球,也對當時發射衛星失敗的美國造成極大壓力。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吳岸明表示,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就是從「史波尼克危機」開始。當年美國「先鋒號」人造衛星發射失敗,讓冷戰時期美國備感威脅,迫使當局成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後來演變成今天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之後1961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艘戴人太空船「東方一號」,1969年美國的載人太空梭「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從此第一個踏上月球的阿姆斯壯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吳岸明指出,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消耗不少資源,但亦促成人類科學與科技的巨大發展,尤其在火箭、物理、天文、與電子通訊等領域,也更讓科技走進一般家庭裡。
台灣於1991年成立太空計畫,第一期15年計畫從1991年至2006年,目標在透過執行福衛1、2、3號計畫,建立基礎設施、組織研發團隊、培養自主能力。第一期計畫中,國家太空中心與產業界、學術界共同合作,逐步建立大型計畫、系統工程、太空品質的作法,任務成果並應用在電離層觀測、環境監測、氣象預測等。
第二期太空計畫15年從2004年至2018年,目標在建立全方位太空科技實力,包括衛星、儀器、火箭、地面等太空科技領域。新世紀裡太空活動主要在太空旅遊、外太空探測、地球觀測。台灣身為太空社會的一份子,對於任何國際上的太空活動不會缺席。
台灣至今已經發射三顆人造衛星,皆為科學用途,福衛一號已經功成身退;仍在太空中運行的是福衛二號和六顆小衛星組成的福衛三號;福衛二號拍過無數各地災難畫面提供救援單位,協助掌握全局進行救援,
福衛二號充分發揮每日再訪特性,展現廣域、緊急、動態、極限四種獨特取像能力。極限取像使得福衛二號拍攝到位於南緯90度南極科學觀測站的第一張高解度衛星影像,同時也證明福衛二號是當今世上唯一可以每日對全球任何地區取像的遙測衛星。
福衛三號於2006年4月發射,目前堪稱是全世界最穩定精準的太空溫度計,福三收集的氣象資料具有全球分佈、資料即時、資料準確及資料穩定四項特點,可彌補南北極資料之不足。已有41個國家,超過556位研究人員使用,申請國家與單位還在持續增加中。歐盟氣象中心 (EMCWF)/ NOAA已正式將福三資料納入中心的預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