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三日電)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舉行「紮根錢進台灣、攜手開創新契機」座談會,探討台灣資本市場利基及競爭策略,與會公司董事長對募資、內線交易的議題提出熱烈討論,證交所董事長吳榮義除指出台灣企業赴港上市的迷思,更表示台灣市場具有多項優勢,他對台股上萬點相當有信心。
證交所有史以來第一次分別針對上市公司舉行一系列座談會,並且進行雙向溝通,首場上市公司董事長以及總經理共有代表46人參加,證交所首先針對台灣資本市場優勢、證交法修訂、公司治理制度、內線交易法規進行專題報告。
吳榮義表示,台灣資本市場現在面臨多項挑戰,過去三年來,台股市值成長趨緩,成交值成長停滯、市值成交值排名逐年下降,上市家數負成長,投資人錢進海外。
資料顯示,2000年到2006年台北股市市值成長倍數落後於香港、韓國、新加坡。成交值方面,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市場正成長,台北股市卻是負成長,在全球排名方面,台北股市近三年從15名下降至20名左右。
在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方面,吳榮義表示,台股的本益比、週轉率逐年上升,殖利率方面,在亞洲各國中也表現優異,發放股利逐年增加,同時外資占台股的市值比重也逐年提升。
此外,針對近年來台灣企業赴港上市,吳榮義也以資料反駁此迷思,他說,赴港上市成本高於在台上市,香港市場也沒有什麼特別好,從2006年中至今,共有56家台商在香港掛牌,一半家數現在股價低於IPO(初次掛牌上市)時價格,39家公司漲幅不如大盤,至今已經有2家除牌,顯示這些企業在香港市場表現並不理想。
吳榮義說,同期間在台北股市IPO的個股表現優於在港上市台商,香港股市主要重心在金融以及房地產產業,香港多為機構投資人,並不了解製造業。台灣資本市場的投資人較了解本土製造業,統計從2004年至今,在台股掛牌的64家公司中,七成股價呈倍數翻揚,而股價成長3倍以上有一成六。
在會後的作談論中,上市公司代表對於內線交易提出多項議題,中國砂輪董事長林心正就建議,短線交易六個月的規定是否可以考慮縮短。一詮董事長周萬順也建議,內線交易除時間限制之外,應設有額度限制。證交所總經理蘇松欽則回應,內線交易是量大成案,若是量小則不會成案。
吳榮義表示,許多國際市場設有分析師組織規範,國外有類似的公會組織管理分析師,國內投信投顧法已經修法,要求解盤人員必須要有證照,現在已積極推動分析師組織,引進國際證照,未來台灣的分析師也要參加分析師公會。
此外,在海外投資以及募資方面,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表示,GDR(海外存託憑證)賣給外資,但是外資卻並不以GDR方式持有,而是轉成股票交易,募資用GDR,交易卻用股票形式來交易。周萬順指出,希望主管機關修正在台灣募資必須要在台灣投資的相關規定。
吳榮義則回應,現在是全球化資本市場,應該要重視資金的流通性,有些在台灣募集的資金錢往海外投資也是很正常的,應該是可以考慮修正的方向。
此外,在交易面上,林心正表示,在漲跌幅限制方面,希望股價漲幅限制的計算方式由平盤價格乘以1.07%,改成除以0.93%,證交所表示將納入考慮方向。
奇力新董事長賴源河則表達希望證交所管理及服務並重,同時幫助上市公司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希望開放一些行政措施以及法令,例如開放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40%的投資上限,希望政府慎重加以考慮。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年底,證交所將分批次與上市公司舉行對談,共計台北、新竹、台中以及高雄共計13場,吳榮義每場都將親自參加,盼廣納上市公司意見,以期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企業在台上市。